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_第三百九十七章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郑玄将深刻的道理一点点的剥开。谷



“这就是道,它让你似乎什么都懂,可似乎又什么都无法参透,它永远像一位蒙面的女人那样,有你想要的美好容颜,也有你想感受到的神秘。但你永远不能看到它的真相,你只能想象,只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高度去理解。‘道’没有明确的答案,没有划一的题解,需要根据自身阅历去领悟。”



讲到这儿,郑玄缓缓起身…



似乎这次的讲学要落下帷幕,他要讲述最后一个话题。



“既然道已经无穷大又无穷小,它怎么还要向自然学习?那么…自然是什么?”



“自然就是实际的存在,包括我们能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自然包括一切!自然也一直存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它就存在,也许人类未来会不存在,它也会仍然存在。自然有让我们人类永远值得为之追求的神秘。”



“在大到无所不包、无穷无际的自然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可以是我们能感受到的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可以是四季的更迭,可以是晴天和下雨的交换,可以是我们和世间万物的生老病死。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没有谁能违背自然!改变自然的规律!任何事情都有内在的联系,所有联系都归结于‘自然规律’。”



呃…



这么一段听完,整个周围的士子都沉默了,静静的听郑玄的讲课,好像还在细细的思索。



唯独陆羽…



他感觉…这股子哲学,自己有点欣赏不了呀,就好像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一般。



罢了…



管他呢。



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人一旦有名,说啥都是对的,“周树人”门前可以有两颗枣树,咱家门前就不能有,也不配有!



同理,因为这么一番话是经神郑玄讲的,那么…就不能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了,而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懂的都懂…



“咳咳…”



陆羽轻咳一声,不论如何,这报社的主编,必须的是这位经神郑玄!



此刻…



郑玄朝一众学子们招招手,旋即就往石阶下走。



却就在这时,蔡昭姬一把抓住陆羽,就往郑玄的方向走。



陆羽一愣,啥情况?



昭姬姐这算是追星么?



“昭姬姐…”



不等他一句话问出口。



“嘘…”蔡昭姬比出食指。“羽弟?你莫是忘了…今年可是你的及冠之年,男子取‘字’需要及冠之前,经神来此…正好求他赐得一字。”



噢…



原来是字!



其实,这玩意…在普通百姓中没那么严格,甚至一些暴发户的家族也没那么看重,比如曹操…以前叫曹瞒、小名吉利!



若不是因为端午龙舟杀人事件而改名曹操,字孟德…多半,曹操会一直叫曹瞒,及冠时,这“吉利”的小名就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字”…



同理,昭姬姐六岁辨琴时,便有了字,这也是蔡邕提前就取好了,小时候“昭姬”叫小名,二十岁及冠时就改成了字。



当然…陆羽这没爹、没娘的孩子,自然不会有小名,如今…倒是麻烦一些,还得请人赐字。



不过…经神郑玄赐字,这要传出去…很装逼呀!



眨巴了下眼睛…



蔡昭姬已经拉和他行至郑玄的面前。



她没有慌张的提出求字的要求,而是拱手一拜…“先生阁下,果然,您没有让学生和我,与您失之交臂,在下…蔡琰!”



这话脱口…



郑玄沉吟许久,蔡琰贵为太学总长,称呼自己为“在下”,盛情可谓至矣!



“见过蔡总长…”



郑玄微微拱手,可他的眼睛注意到了蔡琰拉着的清秀男子身上。



这面容…他有印象,看过画像。



“这位多半便是太学的另一位总长陆羽,陆总长吧?”



“晚辈拜见郑先生!”陆羽也是拱手…这么多人看着呢,气氛也烘托到这儿了。



而就在这时…



一道道苍劲有力的声音传出。



——“我等恭迎先生!”



这道声音出现的很突然,陆羽与蔡昭姬寻声望去,却见…以孔融为首的…数不尽的中年男人拱手朝郑玄一拜。



原来,这些均是郑玄十几年前的弟子,如今在许都城为官…



“你们…”



而就在这时…



“踏踏踏踏…”



连续的脚步声传来,一队虎贲军快步行至郑玄面前,腾开了一条大道,大道的尽头…曹操正低着头,快步行来。



没错…



曹操是低着头走过来的,这在陆羽的印象中,还是第一次。



不多时,曹操行至郑玄的面前,拱手道:“先生还记得二十年前,在洛阳讲学时,那个敢公然与先生叫板、胆大包天的太学生么?”



这…



此言一出…



郑玄像是想到了什么。



那是二十年前,在洛阳太学讲学时,一个颇为大胆的太学生与他叫板,那一句对自然、道、天、地、人…全新的理解,还让郑玄耳目一新。



“你便是那个提出‘自然有道,道含天地,天地间人为贵。天地本无情,人间真情在’的太学生么?”



郑玄反问一句…



曹操依旧弓着身子,做出一副谦卑的样子。



“正是…弟子曹操拜见郑先生!”



“二十年前,学生不知天高地厚,与先生博弈,提出‘天不老,天无情,天才不死’,是先生提点,纠正了我的观点,告诉我‘天地的情意,基于我们人类的感受和认识,情感是相互的,有交流的。只有我们有情,才会感受到天地之情的存在,若胸中无情,不光是天地,万物皆成无情之物。”



二十年前…



郑玄的这一番话,曹操记忆犹新。



要知道…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圣人”的声音,感受到“经神”的情怀…



也是他第一次产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正是这么一番话,让曹操成长为一个有着真性情的男人!



曹操遥记得,那时的袁绍还感慨,“怪不得郑先生的私学有数千人之多,上他的课委实是一种享受。”



而好同学胡母班也是盛赞,“私学中亦是卧虎藏龙…”



倒是张邈提醒曹操,“郑先生有十年官学的从教经验…”



那时的曹操才感悟到,为何郑先生能被人称之为经学大师,这是因为…他的学识中有官学的严谨和广博,有私学的灵活和飘逸,可谓双绝!



也就是那时候,曹操下定决心要追随郑玄去东莱拜师、学业!



倒是…



袁绍很不屑,一句“拉倒吧,阿瞒,就你,遛门撬锁偷新娘,别把郑先生的学生给带坏了!”



袁绍说完就跑,曹操追着他嬉笑打闹!



可以说…



因为郑玄,曹操心底…这尘封了二十年的记忆汹涌而出。



时过境迁…郑先生老了,昔日与他一道聆听先生教诲,一同嬉戏打闹的同学,今朝…却要于这黄河沿岸…生死相搏,决定天下归属!



“想不到,我的学生中竟还有你这么出色的弟子。”



郑玄望着曹操,嘴角扬起了丝丝笑意…



不过,最后…他还是把目光望到了陆羽的身上。



“非常之时,我本不欲来此,奈何…陆总长寄到东莱一本对《论语》的心得体会,其中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也有一些观点,深入简出…让我受益匪浅!”



“倒是未曾想到,书写出这《论语心得》的,竟是如此年轻的公子…陆总长,希望有机会能向你讨教一、二!”



这么一大番话…郑玄娓娓向陆羽道出。



委实惊艳到了许多人。



特别是…“本不欲来此”这五个字,更是让人惊讶。



特别是曹操…



果然,不出所料…郑玄能来许都城,是因为羽儿呀!



这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么?



不过…



曹操眉头微微凝起,他也有一桩心事。



羽儿是他的儿子呀…



眼看着羽儿就要及冠,这“字”,曹操想请经神郑玄赐给羽儿!当今天下,没有人比他更适合了!



想到这儿,曹操的眼珠子转动,心里琢磨着,如何…开口?







多本



第三百九十七章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