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_第三百九十七章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讨贼檄文?



一封讨伐曹操的檄文!



当袁绍的这个任务传到主薄陈琳这里时,他一捋胡须,笑逐颜开。



这事儿,他在行呀。



要知道,陈琳在当世可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诗、文、赋皆佳,论及名望与当世首屈一指的才女蔡昭姬齐名。



昔日里,他更是在何进的手下做过主薄,可以说,不光文采飞扬,也有一定的政治头脑。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



这讨贼檄文的名字已经跃然而出。



——《为袁绍檄豫州文》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这个开头一出…



陈琳下笔如有神,文思泉涌,不假思索…一气呵成。



一旁传讯的沮授都看呆了…



他本想提醒一句,可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怕这一盆冷水,浇灭了陈琳的热情…



就在方才,他得到一个情报,经神郑玄竟然早已从东莱出发,抵达了许都城。



恰恰是这个情报,让沮授的心情格外的冷然。



诚然,陈琳在士人圈中的名声与孔融、钟繇, 乃至于蔡琰不相上下,再加上他那凌厉的笔锋, 一封《讨贼檄文》, 足够让士人站队袁绍这边。



可若是郑玄投入曹营, 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区区一封《讨贼檄文》,在郑玄的名望下, 那就有点儿不够看了…



看着陈琳还在笔走龙蛇…



“唉…”



沮授长叹一口气,如今田丰下狱,主公袁绍一意孤行南下决战, 恰恰郑玄又到了许都城。



诚如田丰所言,强弱之势易也!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如今的局势莫名的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又有几人真的能看懂呢?







许都城,东城门外十五里处…



这里距离太学很近…



甚至, 站在石阶上眺望都能看到那颍河之畔, 雍丘之地的太学屋脊!



因为春天的到来, 此间城郊倒是风光宜人, 溪水潺潺, 杂草遍地,野花无主盛开,一片春意。



此刻的郑玄, 正坐在一片石阶上。



就在几个时辰前,这里周围还空无一人,可现在…他的周围已经三五成群聚集了万余人。



且, 不可思议的是…所有人都是跪着的。



这就是士人对郑玄的到来给予的最高礼敬——“跪经神”。



尽管许多士人都听不清楚郑玄在讲些什么…



可他们就愿意跪在这儿,一睹这半个“恩师”的风采!



陆羽与蔡昭姬已经赶来…



在一干太学生的领路下, 倒是行进到一处靠前的位置。



让陆羽意外的是, 昭姬姐竟然也跪了…



或许,在她的眼里,经神郑玄的地位,就好像是“孔子”一般, 哪怕是比之父亲蔡邕, 都要更加尊敬!



陆羽环视四周…



他注意到了曹操也在,整个人显得格外的严肃,似乎对郑玄的到来满是震惊。



只不过…



他的位置离得稍远一些,想来, 郑玄的言论会有传讯的士卒一句句的报送给他。



陆羽知道,哪怕只是…二十年前, 郑玄为其三日的洛阳讲学,对曹操一生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此刻…



郑玄在台上坐定,目光扫过全场,似乎…这过万人、显得拥挤不堪的场面,在他眼里并不意外。



“今日我未做准备,但你们盛情相邀,我就随便讲几句好了。”郑玄开口了…



并不像是那些名士,一张口就是傲气十足。



相反,郑玄很谦虚…



他镇定的开场:“很有幸能在这帝都的郊外与诸位学子见面,或许这许都城对我是陌生的,可帝都与太学对我并不陌生。我曾经与你们一样,也是这里的士子,也是太学的学生,也想要为朝廷效力,只是后来,机缘巧合才做了先生,帝都与太学留给我太多的记忆,是冠绝我一生,让我感到自豪的地方。今日是我生命中值得记忆的日子,因为,无论走了多远,我仍旧回到了这里,回到了这太学,回到了这帝都!”



这话一脱口…



陆羽就有一种浑身发颤,由内而外被感染的感觉,似乎,郑玄这一番话,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与学子们的许多距离。



不愧是当今天下,比他这个隐麟,比老曹,比昭姬姐更有名的人物,哪怕只是这么一个开场白,这“经神”之名也是实至名归了。



而此时…郑玄的话还在继续。



“今日,追随我从东莱行至许都城的,还有我两千余名弟子,他们在东莱南山下,每天除了读书、听讲,还要给人干农活,双手和双腿都沾满田地里的泥土,他们必须如此,只有下地劳动、养羊、放猪才能勉强活下去。”



“而在中原的你们,据我所著,受益于这稳定的时局,能够安稳读书、学习,可偏偏这样,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业、即使学习也不求真意,因为凭借门第的关系,仕途大门早已为他们打开。他们所要烦恼的只不多是当官大小?拿俸禄多少?是实权还是虚职而已?今天,我没有准备,权且就聊聊‘老子’好了,只讲他的一句话中包含的真意。”



讲到这儿,郑玄顿了一下。



“老子曾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人怎么跟大地学习?学习大地的什么?”



这个问题抛出,郑玄让一干士子们思索了一会儿,旋即主动回答道。



“天之德,以覆万物,地之德,以载万物,天地之德,大德不言。人要学习地的无私和滋养,无求、亦无怨!”



听到这儿…



陆羽注意到,无论是老曹还是昭姬姐,亦或者是孔融这类的名士,还有身边数之不尽的士子,他们都听得无比认真,乃至于入迷了。



乖乖的…



陆羽的心头无比震撼。



或许…



以往从古籍文献中,他能得知,郑玄是这个时代的经学大儒,受万人爱戴、敬仰!



可,这种敬仰与爱戴究竟有多强烈?



那…谁也不知道!



可当真看到这般画面,当真听到他的讲学,脑海中的唯有震撼,震动,震耳欲聋。



乃至于…



陆羽顷刻间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仅仅让经神郑玄主持月旦评的话,那有些杀鸡用牛刀的味道了。



这一刻…陆羽想到的是…报社!



没错,发刊、报社…



凭借着郑玄的名望,只要是有他的文章,那报纸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广、传送到整个大汉的各个土地上。



舆论有多厉害?



两世为人的陆羽最是清楚不过…而能控制舆论、引导舆论的人,那必定是能在这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经神郑玄或许不是一个报社中合格的社长,可他做主编,这报刊想不火都不行!



当然…



这中间要涉及到许多技术,比如造纸术的改进、印刷术的推广,不过…这些在陆羽看来,都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呼…



重重的呼出口气。



陆羽的眼眸凝起,这虽然只是一个想法,可…陆羽心头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具体的…还要与昭姬姐商量,以及征询经神郑玄的意见。



不过…



不等陆羽思索完,郑玄的话再度吟出。



“那么,我再提出一个疑问,地怎么跟天学习?学习天的什么?”



“学习天之广大,天之无穷,天之无边无际,天之无穷无尽,天之胸怀,天之造化之功,天对于大地和万物无私的爱。”



依旧是短暂的停顿,郑玄自问自答。



“天法道,道又是什么?道是比天更大的无穷?还是比尘埃更小的微粒?道从无穷大至无穷小,道是没有,而没有就是无尽的有…”



这话传出…



别说是寻常士子了,就连曹操、蔡昭姬、孔融这等饱学之人,也听得有点晕。



倒是陆羽能听懂,这不就是哲学吗?



再深层次一点儿,那就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呀…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呀!



谁能想到,在几千年前的汉末…



郑玄就可以用如此辩证的哲学方式,去授课、讲学,从古籍文献上看,还真是低估这位经学大儒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第三百九十七章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