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医妃有点毒_第1139章 骂得好(三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9章 骂得好(三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君臣不欢而散!



很快,刘诏多了一个败家子的名声。



民间都在议论,皇帝糟蹋钱,不把钱当钱,称之为昏君也不为过。



可以说,刘诏是大周国祚两百多年里面,争议最多的一位帝王。



他勇于进取,开疆拓土,改善民生,降低赋税,减少徭役,繁荣商业,办免费学堂,强军思路……



等等一些列措施,称之为明君,绝对够资格。



与此同时,他兴大狱,怼朝堂,破坏祖制,改传统,剥夺士绅阶层免除赋税徭役的制度,如今还学着败家……



称他为昏君,也不为过。



小民缺少见识,容易被读书人煽动。



小民当中已经出现当今陛下是败家子的流言蜚语。



京城小民,是全天下最淡定的小民。



多年来,被报纸洗脑,洗出了一个稍微清醒的脑袋。



学会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不能听一面之词。



果不其然。



没多久,《大周生活秀》和《山河书院报》同时刊登了“佚名”的文章。



文章从历史,经济,军事,民生,地域格局,未来影响力,等等方面分析了修路的必要性。



修路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



纵观历朝历代,总是被迫防御北方异族的入侵,只有极少数的时候选择出动出击。



因为历朝历代,在北方,在西北边关以外的地方,没有任何准备。更谈不上有效的防御措施。这



一旦战争开启,异族兵峰南下,长驱直入,直接深入中原大地,狼烟四起。



其损失,所死伤的人口,是修路成本的几倍几十倍上百倍



现在不能因为西北没战事,就忽略历史,忽略异族的侵略性。



但凡有脑子,懂得深谋远虑的人都该明白,就该趁着没战事的时候,提早布局。



修路就是大局中的一环。



没让户部出一文钱,瞎叨叨什么啊!



“佚名”不忘在文章末尾怼全体朝臣,个个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只看得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这样的人,虽不是贪官恶官,但绝对是祸害百年的蠢官。



上数历代王朝,就是毁在这群目光短浅的官员手中。



全体官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殊不知,身体已经病入膏亡。



不思以猛药除病根,只想着得过且过,混过任期交差。



这不是蠢官是什么?



一代接着一代的蠢官,拖着王朝下沉,竟然还有脸指责力挽狂澜之人。



不知谁给他们的脸。



莫非天生就有一张大脸?



文章一经发布,引起全城轰动。



外地商人,也抢着购买报刊,送往家乡。



“佚名”的文章,用词着实犀利毒辣又刻薄,更厉害的是,他将全体朝臣,天下官员都骂进去了。



这是要和天下官场为敌吗?



“也不知这个‘佚名’是何来历。骂天下官员为蠢官,完全不怕得罪天下官员,莫非是宫里的娘娘?”



“这文风不像啊!”



“难不成你见过皇后娘娘的文章?”



“偶尔有幸看过一眼。皇后娘娘的文章大气磅礴,但不能称之为犀利毒辣。这文章,一看就是经年老手所写,说不定就是我们熟悉的某个报社人员,只是换了个笔名。”



“取笔名为佚名,显然是要隐藏身份。”



“这个‘佚名’以前也发过文章,貌似对西北,对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文章一如既往的犀利。只是这一回,除了犀利,还有毒辣和骂人的酣畅淋漓。”



比起文章内容,比起那群被骂的官员,大家似乎更好奇“佚名”的身份。



好奇是什么样的人,才有胆气在一篇文章里面,将全天下的官员都骂了进去。



着实很牛!



有人找黄去病打听。



黄去病自然是装傻充愣。



他敢说实话吗?



当然不敢!



齐王殿下,板上钉钉就是下一任帝王。他哪里敢曝光下任帝王的笔名。



第1139章 骂得好(三更)[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