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医妃有点毒_第403章 没以前好忽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3章 没以前好忽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傍晚,太阳还挂在西边,红通通。



明日又是一个艳阳天。



李胜吃饱喝足,怀揣四个窝窝头,外加八个铜板,正式下工。



窝棚区东南角,有个临时集市。是东家特意划出来的。



京城周边,小商小贩,渐渐聚拢在此,使得集市越来越热闹。



这些小商小贩,白天就在京城内,或是京城附近的乡镇走街串巷做买卖。



等到下午,他们就挑着担子来到窝棚集市。



如今聚焦在南城门外的流民,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初人见人嫌的模样。



小贩们都清楚,这些下苦力的流民,手上有钱。



一天十个铜板的收入,一个月就能拿到三百文,还包两餐。



这样的待遇,让不少本地人都心动,都想到工地上做工。



不过工地上的活太苦太累,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上工。一般人还真吃不了那个苦。



有本地人去工地上干了两天,就灰溜溜的走了。



好在干不了苦力,可以做技术活。



工地上大部分的工匠都是本地人,待遇极好。一个月下来,少说能拿到一两银子的工钱,引得不少人羡慕。



李胜走在集市上,这里人山人海,魔剑擦掌。



就算不买,到集市上凑个热闹也是好的。



这个时候,也是大姑娘小媳妇们倾巢出动的时候。



她们穿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用清水净面,梳着麻花辫,几个人一起,叽叽喳喳。



当有年轻力壮,下工回来的未婚青年经过的时候,她们都会大胆的朝那人看去。



这集市,俨然成了流民相亲的地方。



小伙们被姑娘们相看,一边涨红了脸,一边又十分得意。



在流民窝棚区,能上工的人,无论从心理还是物质还是地位,显然都比旁人高出一等。



李胜糙老爷们,没有受到大姑娘们的青睐,他也不稀罕。



他有婆娘,有孩子,他还等着一家人团聚。



他手里有八个铜板,他打算给自己买一双结实的草鞋。



他赤着脚,已经很久很久没穿过鞋子。



等有了鞋子后,他打算再攒点钱,买两件成衣。



他早就打听过,集市上草鞋用料足,又结实就是李老头家卖的草鞋。



李老头也是流民,家里没有壮劳力,但是有做草鞋的手艺,还会打造家具。



集市开起来后,李老头就开始做草鞋卖,生意还不错。



光是卖草鞋就足以养活一家人,还有余钱。



只可惜流民里面没人置办像样的家当,他的木工手艺无可用之处。



李胜买了一双草鞋,五个铜板。



临走的时候,他突然说道:“听说东家在卖房子,可以一间屋一间屋买,还可以分三年,或是五年付清房款。我听人说,西边工地那边有不少人打算买房。到时候你就可以帮人打造家具。”



李老头还是头次听说这个消息,“真的?”



“当然是真的。这种事哪能作假。”



“多少钱?”



李老头这几个月靠着卖草鞋攒了点钱,对买房子有兴趣。



李胜说道:“听人说正屋一间八两银子,三年付清就九两,五年付清就要十两。厢房只要六两银子……还有小二层,可以分楼上楼下买。另外还有一种一排的单间房子,不过没有水井,也没茅厕,也没灶房。”



李老头将这事记在了心里,“谢了啊!我还不知道这事。”



李胜好奇问了一句,“你要买房吗?你不回老家吗?”



李老头摇头,“回老家做什么?回老家又养不活一家人。京城挺好。只要一家人齐齐整整在一起,在哪里都没关系。”



李胜闷着头,好一会才说道:“我还听说,买了房可以在京城落户。将来还能开荒种田。”



“这是好事啊!”李老头乐呵呵的。



李胜嗯了一声,的确是好事。



如果他家人在身边,他一定会攒钱买房。别管三年还是五年,总得有个自己的家。



回老家?



李胜也想过。



可是老家什么都没了,为了活命卖房卖地,就差卖儿卖女。



回去又能做什么?给大户当佃农,一年到头吃糠喝稀,别说吃肉,连吃饱都是妄想。



这么一想,留在京城也不错。



他摸着口袋,里面还有三个铜板。



他要攒钱。



他要攒钱买房子。



就算只有一间屋,也好过窝棚。



说不定哪天就找到家人,他可以骄傲地带着家人住进新房,让家人有片瓦遮身。



……



王建根回到自家住的窝棚,进门的时候迟疑了一下。



周围好像不同了。



仔细看看,终于发现不同之处是因为附近的垃圾堆没了。残留的臭味,同过去相比,不值一提。



他早上就听人说了,东家招工清理巷道,粪便,垃圾。



没想到第一天成效就这么显著。



仔细想一想,回来的路上的确比过去干净些。



他走进家门,所谓家门,不过是一扇脆弱的木板。



“我回来了。”



话音一落,他就看见当做饭桌的木板上放着两个窝窝头。



闻着味道,还很新鲜。



“回来啦!这两个窝窝头,是二根带回来的。”



王连氏脸上多了笑容,“二根被选上,每天有四个窝窝头,三个铜板。”



二根在一旁,一脸兴奋,却憋着不作声。



王建根闻言,大喜过望,“二根被选上,这是好事啊!娘,要不我去买点酒菜回来,给二根庆祝。”



“不了,不了。有窝窝头就够了。”王连氏连连摆手。



二根嘿嘿嘿得笑起来。



大哥的夸奖,让他很满足。



如今他也能挣钱,不再是吃闲饭的人。



王建根带回来四个窝窝头,放在木板上。加上二根带回来的,一共六个窝窝头,够娘亲和弟弟妹妹们吃到明天中午。



这样一来,大家都不用饿肚子,真好!



“二根,跟我去担水。”



二根从床板上跳下来,挑着小一号的木桶跟着王建根出门。



两兄弟一前一后,来到三四里外的水井。



不分老幼男女,大家都自觉地排队打水。



这些流民都没意识到,他们从混乱无序到养成了排队的习惯,也才短短两个月时间而已。



在东家建房子之前,谁懂排队啊。



都是抢的。



身强力壮欺负老弱。



家里人口多的欺负家里人口少的。



儿子多的欺负儿子少的。



男的欺负女的,粗壮的妇人欺负小媳妇大姑娘……



几万人的流民窝棚,俨然就是一个残酷的丛林社会。



面对这一切,没人觉着这有什么问题。



因为从第一天逃荒开始,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



一路逃,一路抢,才能活着到达京城。



直到东家派了人过来,直到东家开始在流民里面招工,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不需要说教,那些侍卫会用手中棍棒让每个人自己学会排队。



这口井,也是东家出钱打的。



没有水井之前,大家都是去河里打水喝。



只是河水太脏,喝了河水,常常闹肚子痛。



有了井水后,大家都每再闹肚子痛。



一开始,还需要侍卫手持棍棒维持队伍。



如今每个人自觉排队,侍卫已经不用出面。



王家两兄弟将水桶放在队伍中,然后找个石墩坐下。



王建根问二根,“干活累吗?”



二根一张脸被晒得出油,“不累。就是没肉汤喝。”



王建根笑了起来,“好好干。表现好的话,将来东家招工,会优先我们。”



“东家还要招工吗?”二根咋舌。



王建根在工地上干了两个月,耳濡目染,也长了些见识。



第403章 没以前好忽悠[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