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_第33章 来自周树人的一点小震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来自周树人的一点小震撼[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砰”一声门响,泰纳教授的身影消失在办公室里。



加斯东·布瓦谢与其他人对视一眼,都流露出无奈之意。



伊波利特·泰纳学问很好,人品也不坏,唯独个性高傲、强硬又易怒。



在1862年雨果出版《悲惨世界》的第一部分「芳汀」时,他就曾经直言不讳地指出这部小说“不诚恳”,差点与亦师亦友的雨果先生闹翻。



当然当时批判《悲惨世界》的并不只有他一人,福楼拜的批判更加刻薄:“在这本书中,既找不到真理,也找不到伟大。”



龚古尔兄弟则撰写评论认为《悲惨世界》是一部“人工式”的作品;波德莱尔一方面在报纸上撰文盛赞,另一方面在和朋友说这部小说“无味、无能。”



但这些人都与泰纳不同,没有和雨果有亲密的私人关系,所以他的个性可见一斑。



埃米尔·埃格尔摊摊手,意思大概是“你看该怎么办吧?”



加斯东·布瓦谢则很干脆,把《老卫兵》的手稿递给他:“你们传看一下吧,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就算真的要呈献给雨果先生,我也毫不亏心。”



埃米尔·埃格尔将信将疑接过手稿,心想这该不会是布瓦谢教授为了挽回面子才说的吧?



结果刚看完第一页,他的眼睛都瞪圆了,抬起头来难以置信地盯着加斯东·布瓦谢:“这……这真的是学生写的?”



保罗·雅内和其他人都等得心急了,一把就将手稿的第一页抢过来,迫不及待地浏览了起来。



紧接着索邦期刊办公室内,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叹、疑惑与赞美之声。



20多分钟后,在座所有人都看完了这份《老卫兵》,办公室里又陷入沉默当中。



“这……真的不是居斯塔夫·福楼拜的新作品吗?还是这个幸运的小子捡到了阿尔丰斯·都德未发表的手稿?”一个许多人心中的疑问被提了出来。



这篇小说在语言的精炼、准确、深刻上,具有福楼拜的风格;但是对阿尔卑斯地区风土人情的描写,以及叙事结构的精巧却颇有都德的风采。



尤其都德本身是普罗旺斯人,家乡与阿尔卑斯相邻,不少风俗习惯都有类似之处,如果说《老卫兵》是他写的就合理了。



更难得的是,《老卫兵》并没有那种拙劣、稚嫩的模仿痕迹,而是洗炼、老道、圆融,完全看不出来这样是一篇能由大学生能完成的杰作——哪怕是索邦文学院的也不可能!



在当今的法国,能学到其中一人的精髓就可以凭借文字立足巴黎了,何况集两家之长?



活跃的保罗·雅内第一个打破了沉默,他用一种感叹的语气说:“如果这真的是莱昂纳尔·索雷尔所作,那毫无疑问他将是索邦的瑰宝!



《老卫兵》是我近年来看过的少有的短篇杰作!如果《文学院通报》没有采用,将会是《通报》的遗憾!”



“还有一点,你们注意到了,《老卫兵》中的视角,那个叙述者‘我’,似乎与其他所有小说中的‘我’都并不相同——具体哪里不同,我还说不上来,总之非常奇妙。”



“对,《老卫兵》里的‘我’具有一种特别的生命力,不仅仅是故事的叙述者,还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太有趣了……”



“问题就是,这真的是莱昂纳尔·索雷尔写的吗?”



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这个疑问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们的心头。



第33章 来自周树人的一点小震撼[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