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黄金时代_第245章 片花和预告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章 片花和预告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节档给了《少林寺》。



这部在历史上取得光辉成就的电影,现在说不准了。



二人继续研究,《太极2》要留出充足的时间做后期,《孤儿怨》也一样,如果明年还去柏林影展,那太仓促了……忽地,二人不约而同的道:



“去戛纳吧!”



“去坎城吧!”



坎城,是香港人对戛纳的叫法。



“戛纳电影节每年5月份举办,时间非常充足,我们可以带着《太极2》《孤儿怨》《致命弯道2》《黑暗侵袭2》去卖片。”



“哇,一下四部片,肉眼可见的实力增长。”



陈奇点点头,又道:“不过拖到5月份,我的回款又慢了,我还想继续拍片呢,公司资金紧张。”



“如果有困难,长城可以……”



“不不,我有一个法子。《太极》卖了那么多地区,应该都上映了吧?”



“应该是的。”



“成绩怎么样?”



“我零零散散的有一些反馈,说票房都不错,你想做什么?”



“其实呢,我这次来还带了一盘拷贝,我预剪了5分钟的内容。麻烦叔叔请日韩、东南亚的片商过来,我们先看一看。”



“你是……”



傅奇一愣,古怪道:“你想卖片花?!!”



“不不,我这叫预告片,比片花良心多了!”陈奇笑道。



港片卖片花,始于50年代。



当时二战刚结束,东南亚的华侨们思乡情切,对充满中国传统风味的电影需求量大增,香港各大电影公司拍出来的作品供不应求,卖片花由此而来。



后来东南亚政局不稳,各地区政策时有变化,卖片花一度歇菜。



进入80年代,港片又开始繁荣,先是东南亚的片商卷土重来,到80年代后期,台湾电影解禁,台湾的片商挥舞着钞票疯狂涌入,再度让卖片花兴盛起来。



片花不等于预告片啊,这点要分清!



片花讲究点的,会弄一张海报,印上主演照片。



不讲究的,写一张纸条,上面包括片名,主演——通常都是大明星,然后就没了。拿着这张纸条,就可以从台湾、东南亚片商手里捞钱。



比如王家卫拍《东邪西毒》,片商一瞧,卧槽,这全明星阵容的武侠片啊!



掏钱!必须掏钱!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最过分的是啥呢?一次性列出十部电影的片单,忽悠片商掏钱,每部片一般给20%-40%的定金,这就拿了一大笔钱了。



然后就拖啊,十部片猴年马月能拍完呢?



最后只交了三四部,片商都被坑死了。



卖片花的好处是盘活了资金,坏处就是不思进取,粗制滥造,信誉丢失,是港片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还是老生常谈,香港电影人赖大陆,赖得着么?



港片是他们自己玩死的!



而陈奇要卖的,是货真价实的影像素材,这叫预告片,太良心了。



…………



“啊~香港真是飘散着一股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气息呢!”



第245章 片花和预告片[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