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_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海运!



众人脸色有些凝重。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但凡历任过地方,接触过纳粮完税,跟漕运打过交道的官员,都知道这条南北两千里的河,牵扯着多少地方,多少人的利益。



朱翊钧扫了一眼众人的神情,看在眼里,不急不缓地开口。



“海运,前元就有,反倒到了我大明,自永乐年间开始弃用,全部改用漕运。但是自宣德年间,朝中时常有议,改漕运为海运,但每次都因反对的人太多,继续沿用漕运。



本殿查过户部架阁库,翻阅到弘治年间,户部上奏,陈述漕运和海运的优劣。比如有份奏章说”



朱翊钧向后一伸右手,一直站在角落当隐形人的冯保,马上往前走几步,把一叠抄件递到他手里。



朱翊钧抖了抖抄件,开始读起来:“一艘千料海船,需一百人操作,能运一千石粮食。



一艘千料海船的造价,可造百料河船二十艘,每艘船只需船工二十人,合计可运两千石粮食。还不怕海浪颠覆。



两相对比,漕运优于海运。”



朱翊钧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往下念:“还有成化年间,户部某主事,煞有其事地折算过,海船一千一百艘,每年运粮八十万石到京,损耗可有三十万石。



笑话,这个损耗哪里来了?莫非海船专门往台风巨浪里钻!



而运河有河船一千三百艘,一次运粮二十万石,每年运三次,可运六十万石,然后没有损耗。



漕运怎么可能没有损耗!



本殿翻阅户部文档,自成化八年起,定制每年漕运粮食四百万石,其余的不论,自正德年间开始,每年损耗的粮食在四十万到八十万石之间。”



朱翊钧冷笑道:“这些人不愧是饱读经书的读书人,文字游戏玩得炉火纯青。



海运,自大明立朝以来,从未成过气候,也就是从来没有大规模解运过,那每年运粮八十万石,损耗可达三十万石,是这么算出来的?我看啊,完全是某些人臆想出来的。



而运河漕运,每年四十到八十万石的损耗,白纸黑字,登记在户部文档里,他们却是视而不见啊。



先把结论定下来,再挖空心思找论据。甚至为了论证漕运比海运优,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众人静静地听着。



朱翊钧把前面几张抄件丢到桌子上,继续说道。



“漕运的成本何止这些!首先,漕运需要船,每年需要多少船?



大明立朝以来,从永乐年间开始运河漕运,所使用各类船只多达14000多艘。到天顺年以后,规定漕船定额为11770艘,漕运官军为12万名,以后援为定例。



户部架阁库文档可查到,淮安清江浦船坞一艘漕船的打造成本为105两银子,如每年需要替换2000艘漕船来算的话,每年造船成本约为21万两白银。



这还是明面上的,每年各地临时征用为漕运服役的百姓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上百万啊,又损耗了多少钱粮民力?”



郑洛、萧大亨等人听着朱翊钧算“经济账”,很是好奇。



大明朝治政,从来没有这么算过,也没有算得这么详细。



李贽却十分激动。



这才是真正地为国理财啊!



每一文、每一毫都算得清清楚楚,才能把占用的民力,算得明明白白。



国家财政度支稀里糊涂,吃大亏的是老百姓。



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