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_第四百四十八章 火耗归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 火耗归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皇,我心底其实还有一个想法。”



赵定犹豫了许久,望向赵崇远开口道。



“什么想法?”



赵崇远闻言眉头一挑,开口问道。



“父皇咱能不能把各个地方的官府自己私定的火耗银,收为国家所有,火耗的比例统一由朝廷定下,



你觉得如何?”



赵定挑了挑眉看向自己的父皇。



赵崇远眼眸微眯看着赵定:“你这个想法倒是挺好诶,这样的话咱们大乾的国库就能快速的充实起来。”



废话!



赵定翻了翻白眼。



这可是野猪皮朝廷唯一一位不是野猪皮酋长的皇帝雍正想出来的能不好吗?



当初那位号称清圣祖皇帝的康熙大帝薨逝,雍正继位的时候,那可是留下了一大堆的烂摊子。



康熙武功是有的,但好大喜功简直和那位号称十全老人的章总如出一辙.....



唔....



这话咋感觉说得有些不对劲呢...



准确说是那位号称十全老人的章总一生都在模仿他这位号称清圣祖的爷爷....



康熙六下江南,那位章总也留下江南。



康熙办千叟宴,那位章总也办千叟宴。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那位章总也在位六十一年。



但康熙也正是因为这好大喜功,再加上在乎自己名声,舍不得对自己下属下手,再加上其本人极为讲究排场。



所以在驾崩之后,国库空虚,吏治腐败。



而雍正能用十三年便在临死前给章总留下六千万两国库的银子,其中除了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和摊丁入亩之外这两项历史性的改革之外,还有一部分的原因便是因为这火耗归公。



古代封建王朝的收入都来自民间的税收,老百姓若是没有现钱缴税,那便可以拿实物抵税,比如说粮食,铜铁盐牲口布匹等一些在古代的硬通货,都可以抵税,而到了明清之后,朝廷有了规定税收只能收银钱,实物抵税不行了。



所以这里面就出现一个问题,老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银子,但老百姓却必须缴税,所以只能拿着铜钱或者实物去换一两碎银子,再到官府去交税。



等地方官府缴完税之后,再转交给朝廷,可户部不要碎银子,只要打的银锭,然后只能重新把碎银子熔炼,然后这其中就有了火耗的事情发生,毕竟五十两碎银子可不一定能熔炼出五十两的银锭。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这部分损耗也只能再由老百姓承担,毕竟朝廷是不出钱的。



而这其中的损耗多少,就是由地方官府来定。



这也就造成了地方官府借此大肆敛财的事情发生。



而火耗归公管的就是这个。



而大乾也正是这个机制,若是同样采用火耗归公的这个政策,那自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实国库。



以达到不加税也能充实国库的目的。



“想法是挺好,但实施起来却不简单,甚至搞不好会动摇你老子我现在辛苦维持的局面。”



然而赵崇远却摇了摇头。



“为什么?”



赵定闻言一惊,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赵崇远。



“因为你想的有点浅。”



第四百四十八章 火耗归公[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