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_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正(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正(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浮桥之上,人喊马嘶。



一群又一群的胡汉百姓扶老携幼,自东向西,抵达黄河西岸的关城后方。



这里建了个临时营地,草棚、木屋密密麻麻,炊具、卧具一应齐全。



营地建立的时间不长,也就两三个月吧,乃刘粲施恩之举,意在收取西渡军民之心。



关城所在的位置本属冯翊临晋县。



汉末,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夜渡蒲坂津,就是此处。



只不过那时候黄河岸边的临晋关早已废弃。



关中兵出关渡河至并州,随便渡,没人管。



关东兵渡河入侵关中,随便渡,也没人管。



但到了东西魏时期,可就不一样了。



最晚大统八年,河中沙洲之上已筑起中潬城。



九年,东西两岸重筑东西关城,恃险以为重防之地。



至此,蒲坂津就没那么容易渡河了,不像之前徐晃、高欢等人随便渡来渡去——总体而言,战争是越来越卷的,卷得越厉害,守御越严密,关城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关城有守军。



东城有步兵四千余、骑兵千人。



西城稍大,有步卒五千、骑兵两千。



中潬城最小,只有步卒一千五百。



这会正在撤的,主要是蒲津关三城军士家人。



数年内冯翊氐羌两度叛乱,被镇压之后,打散安置。再加上之前连续多年征发冯翊氐羌东出打仗,死伤颇多,因此冯翊空出了不少土地,按照刘聪、刘粲父子的安排,尽皆给了三城守军家属。



蒲津三城守将为火线晋爵河南郡公的刘汉宗室刘昶,同时还兼任河西、蒲坂二县之令。



蒲坂属河东郡。



河西县新设,属冯翊郡,析临晋县黄河西岸之地而置。



看得出来,刘昶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蒲津关,兼任两县令长纯粹是为了充分调动资源,毕竟军政一把抓更方便,效率比军政分离高出不止一个层次。



巡视完营地之后,刘昶接到了一份军报,看过之后,脸色大变,于是带着亲兵前往浮桥。



浮桥上人头攒动,车辆、牲畜挤做一团,乱得无以复加。



刘昶拉住了正要上前鞭挞西迁军民,清出通道的亲兵,步行到西关城外的渡口,搜罗了几条渡船,向东划去。



来到河上之后,似乎更能看清东岸的全貌了。



滞留在东关城外的百姓黑压压的,粗粗一看,怕不是有数万人!



浮桥之上,人员、牲畜、车辆络绎不绝。



黄河之中,渡舟、渔船甚至木排来来往往,同样满载人员、财货、牲畜。



“大势已去矣!”刘昶默默叹息,神伤不已。



渡船靠岸之后,刘昶抬头看了看东关城。



城头守军严阵以待,没有丝毫松懈之态。



这是他带了多年的老部队。数年之中,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散掉了多少财货、姬妾,又不知道多少次与部将们推心置腹,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败之际,儿郎们或有些许动摇,但真不至于将无战心、兵无士气。



这样就很好。



上岸之后,守将刘贯走了过来,低声汇报新打听到的消息:“消息比较杂乱。目前可确认的,只有河东已乱、郡城已陷,轵关大军后路被断。”



“薛氏、柳氏呢?”刘昶问道。



“还不清楚,太乱了。”刘贯说道:“汾阴薛氏叛了,目前已占汾阴县,并派兵北上,攻皮氏。太原王氏自皮氏出兵,与薛氏隔河相望。薛氏没有强攻,调头南下,收取残兵、人丁、财货、粮草。”



“解县柳氏也反了,猗氏县为其说降。整个河东,大概就剩蒲坂、大阳、河北三县仍在朝廷手里了。”



“刚刚有许多官人自平阳举家出逃,末将遣人打探了下,都说渤海王在赤洪水杀银枪军一万,顺利南撤至赤洪岭。末将有些怀疑,毕竟渤海王还是败退了。”



刘昶闻言苦笑。



杀伤了不少银枪军应该是有的,但杀一万人?不足信。



而且,赤洪水寨子被攻破后,退到赤洪岭,靠着一帮残兵败将,真能守住吗?



渤海王手里的四千禁军,此时还剩下几个?



唉,不想那么多了。刘昶收拾心情,道:“将骑兵全部撒出去,严密监视。一有贼兵动向,立刻报来。另,多多搜罗船只,争取多渡些人丁、财货、粮畜过河。”



“不出兵戢乱吗?”刘贯问道。



“我就一万多兵马,戢什么乱?”刘昶怒道:“速去办事。”



守将领命而去。



刘昶又看了看无穷无尽的逃难大军,坚定了决心:守住蒲津关三城就是大功一件,不但天子那边说得过去,对长安的太子更是交代得过去。



至于其他人,自求多福吧。



******



北风萧萧,寒意深重。



赵鹿带着两千轻骑直抵含口。



半日后,石生带着数千步卒匆匆赶至,遥望山口。



山上已经响起了激烈的杀声。



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正(下)[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