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_第一百七十四章 筹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筹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神龟三年(319)七月初一。



一睁眼醒来,又是淅淅沥沥的雨天。



侍女们在窗外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雨水太多,瓜都烂了。”



“上月种下的黍豆能活吗?”



“看这雨下多久了。”



“唉,若再下个不停,明年还有吃的么?眼下都吃不饱了。”



侍女们说了一会,便满是忧愁地离去了。



崔氏自榻上坐起,略略清醒了些。



回清河两月有余,今天便是回去的日子了。



只是——回去又能做什么呢?



崔氏低头看着自己凹凸有致的身体,又摸了摸自己娇嫩的脸,暗叹一声。



这般美色,还捆不住那个男人。



他不是和曹孟德一样,很喜欢征服别人的妻子吗?



少数几次来找她,也粗鲁得很,用力之时,把她捏得很痛。



可惜了,那几次没能怀上。



崔氏暗暗叹息,起身唤来了侍女。



一番盥洗更衣、梳妆打扮之后,去外间用了早饭,随后便见从伯父崔谅、崔京联袂而来。



崔氏立刻上前行礼。



“坐下,坐下。”崔谅伸手指着坐榻,笑道。



崔京亦含笑点头。



这两人中,以曾当过大鸿胪的崔谅为主,崔京一直在家乡治学,并未出仕。



“贤侄女回家两月了,可还习惯?”崔谅笑眯眯地问道。



这里是清河,是崔氏从小长大的地方,而崔谅、崔京二人一直住在东武城。



崔氏回乡之后,崔谅、崔京二人就一开始露了下面,随后便没来,有事都有其他族人通传。这会要离开了,两人又再次露面。



“出嫁远方之后,总是挂念家中。”崔氏笑了笑,看起来就像个心性恬静、温婉的女子,只听她说道:“回来看到少时的一草一木,颇有些感怀。”



“听闻贤侄女还做了两首归乡诗赋?”崔谅颇感兴趣地问道。



崔氏害羞地低下了头,道:“做得不好,恐贻笑大方。”



崔谅、崔京对视一眼,皆大笑。



“青娥侄女的才气,我是服的,不比族中那些子弟差。”崔京说道:“梁公在并州屡战屡胜,摧枯拉朽之势已成。与青娥侄女甚是般配。”



“是极。”崔谅轻捋胡须,笑道:“贤侄女得良人矣。”



崔氏脸红彤彤的,羞不可抑。



崔谅、崔京再度对视一眼。



这个侄女是什么心性,别人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么?



昔年幽州之变,卢子道可是找上门来,让清河崔氏交通青娥侄女,让她迷惑住王浚的。



她可不是什么单纯的蠢妇人。



当然,这不是说二老对崔氏有什么意见。事实上,他们很希望这个侄女有点心计,最好能固宠,得到梁公喜爱。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即便再有意见,也必须正视现实了。



三月以来的战事,着实让清河崔氏有些惊讶。



战前,他们私下里觉得梁公能赢,但也是一场漫长、艰苦且伤亡巨大的战争。可没想到啊,六月初基本就攻占了上党、乐平、太原、新兴四郡。如果不是天降豪雨,梁公很可能一鼓作气打到平阳,将匈奴人赶到河西去。



这说明什么?说明天下间已无人能制梁公了。



天下大乱二十年后,似乎要再度归于一统,诞生一个新的王朝。



或许有人担心这个王朝会二世而亡,天下再度碎成一地,但说实话,那个太远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绝对值得搏一把。



你不搏,有人搏。此长彼消之下,清河崔氏可吃得消?



作为冀州冠族,清河崔固然经常有人做到九卿之类的高官——如前大鸿胪崔谅——但整体还是不如闻喜裴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泰山羊氏之类的耀眼,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但就这“一点点”,往往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跨越过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果能走捷径,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侄女回邺城之后,可要去晋阳陪侍梁公?”崔谅又问道。



崔氏摇了摇头,道:“梁公出征之时,军中禁有妇人。”



“哦?”崔谅、崔京二人有些惊讶。



三国以来,军中带着女乐、舞姬的事情比比皆是,此乃士人风雅之事,有什么可忌讳的?过了,过了啊。



“梁公确实有这个规矩,为此还斥责过将校,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此靡靡之音坏我大军士气。”崔氏说道:“自此过后,军中妇人绝迹。要想见到梁公,还得等他回邺城。”



崔谅、崔京对邵勋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个狠人。



别人躬耕就做做样子,他曾在梁县力耕,胡毋辅之为此大肆宣扬。



听闻他大部分时候都会晨起练武,不曾丢下技艺,故身强力壮,精力过人。



第一百七十四章 筹集[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