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_第七十三章 说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说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拒马河面上,浮桥已经架起。



四千七百余银枪右营兵士顺着浮桥北上,于二月底抵达了燕国南境的泉州。



在他们渡河之后,于章武、河间二郡征发的五千丁壮也次第渡河。



不过他们很快停了下来,一边四处搜罗战车,一边等待补充兵的到来。



征战大半年,各类资粮损耗严重。



箭矢、武器之类的已在河北补充完毕,铁铠、皮甲之类已或更换或修理完毕,战车损失了三分之二,目前只补充了一部分。



至于补充兵员,还得等南阳的银枪中营送新兵过来。



去年十一月中,吴前一口气招募了五千新兵,补入银枪中营。



中营调出三幢训练了一年的兵士编入黑矟军,令其总兵力达到六千——目前在幽州的仍是四千二百人。



中营另调两千整训一年的兵士补充银枪左右二营的战损。



如此一来,中营仍有总计十一幢、六千六百兵,绝大部分是新兵。



金正部万人便在泉州整训。



另外一边,三月初的时候,邵勋亲领黑矟军四千余人、义从军五千骑,以及诸胡轻骑七千余人,抵达潞县,先锋一部则逼近无终(今蓟县)。



这一路兵马总计一万七千余。



此外,五大镇将领一万骑北上,才刚刚抵达蓟城集结,领取粮草、箭矢及其他物资,昼夜兼程赶往潞县。



三万多步骑的动静十分巨大,很快就传遍了幽州诸郡。



这个时候,枣嵩已经来到了徐无县南的一处牧地。



小河之畔,立着几个洁白的帐篷,七八个牧人骑着战马迎上了枣嵩。



枣嵩远远勒住马匹,看到牧民手里的马槊时,顿时眼皮直跳。



王彭祖真是离谱!



他听闻之前段部鲜卑与石勒交战过一次,围城不克,撤退时被追击,丢失了铠马五千匹。



他不清楚这五千匹铠马是全具装,还是只装备了汉代马首铠——只遮护马正面的头部、胸部,脖颈、背部、尻部无甲,汉代地方叛乱时,一度往东海郡武库一共调运了九万七千多副马首铠,制作还是比全具装简单很多的。



考虑到段部还在辽西、辽东一带连续大败,丢失了大量骑兵装备,如今在北平苟延残喘的这帮人居然还有马槊、大戟、具装甲骑可以使用,枣嵩就很无语。



在这件事上,他也是有责任的。



“枣台产?”迎上来的牧人用别扭的晋语问道。



“辽西郡公何在?”枣嵩已经调整好了心情,板着脸问道。



牧人一窒,道:“请随我来。”



说罢,转身带路。



枣嵩跟了上去,很快被引到了一处林间空地内。



空地上搭建着一个巨大的帐篷,远远望去,怕不是能住数百人——南朝之时,有使者北上,见到有能容纳上千人的巨大帐篷,甚为惊讶,直言以前只是听说,现在见到真容了。



枣嵩下马之后,让护兵留在外面,只带了两個随从,往帐篷内走去。



帐篷外站满了铁铠武士,手持弓刀枪槊等物,此为辽西郡公亲随,看起来十分雄壮。



枣嵩冷哼一声,还给老子来下马威呢!



昂首挺胸入了大帐后,目光一扫,却见里面坐了二十几个人,领头者有四:段疾陆眷、段末波、段匹磾、段文鸯,其他人比较面生,大概是后进贵族子弟吧。



此四段以前面和心不和,此番大军压境,难得地凑到了一起。



正中那位坐在案几后面的便是段疾陆眷了。



此人坐在一张虎皮上面,盘着腿。



头上戴着鲜卑帽——崔季舒未遇害,家池莲茎化为人面,着鲜卑帽,戴的就是这种帽子。



此帽亦称乌桓帽,木头制成,类似茶碗形状,朱染之——部分类似后世满清官员头上戴的那种碗状帽。



这种帽子很好地遮住了鲜卑人髡发的头皮,帽子下方只垂下了几条发辫,看起来像绳索一样,故有时候他们被蔑称为“索头”、“索虏”。



段疾陆眷身上穿着毛衣,乃赭色、左衽。



鲜卑人是真的喜欢戴红色帽子,穿红色衣服。



他手中拿着割肉刀,切下一块血肉模糊的鹿肉后,挑在刀尖,问道:“不吃点么?”



其他人顿时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向他。



尤其是坐在靠外侧的段文鸯,虎背熊腰,敞着毛衣,胸口黑毛像钢针一样。



他笑吟吟地看着枣嵩,往嘴里塞了一块生鹿肉,咯吱咯吱嚼了起来。



行军打仗,军粮不继之时,腥气冲天的生马肝、生马血甚至生人肉都吃过,生鹿肉又算得了什么——有时候甚至人肉都没得吃,随身携带一根人兽骨头,实在饿急了弄点水熬汤,囫囵吞下去。



不把自己变成野兽,哪来的战斗力?



匈奴人就是太文明了,所以打不过他们,晋人则比匈奴人还要文明。



枣嵩径直走到案前,取下刀尖上的鹿肉,塞进嘴里,嚼吃了下去,笑道:“辽西公所赐,果然美味。”



段疾陆眷呵呵笑了起来。



枣嵩也笑了起来。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只不过有些人笑着笑着变成了冷笑。



第七十三章 说客[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