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_第二十九章 说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说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邳(今睢宁北、邳州南),自古为南北噤喉、东西要冲。



春秋时为邳国。



张良曾在此遇黄石公。



韩信为楚王时,都下邳。



此城地当沂、泗二水之会,四面环水,宛如岛屿。



因漕运渐渐兴起,下邳的地位日渐升高,至国朝为徐州都督治所。



不过,自汉时下邳便已是重镇,盖因其有三重城墙,在当时极为罕见。



小城位于最里侧,城周二里许,小而坚,城墙也比中城、外城高、厚。



中城周四里许,吕布所守。



外城周十二里半,魏武擒吕布于白门,此门即外城之门。



下邳南偏西不远有一小城,周三百七十步,石崇所筑。



城西六里有峄阳山(亦名葛峄山,今岠山),山上筑有营垒。



从军事角度来说,即便没有水师协助,下邳的防御设施也非常完善,很难打。



当然,战争终究是靠人来打的,再坚固的城池也得靠人来守,守军的战斗意志也非常关键。



祖逖所领万余兵马战斗素质一般,只能说马马虎虎。



所以他明智地选择了防守,依托地形优势消耗进攻方的锐气,这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做法。



他的老巢在淮阴,当初北上时的第一站。于当地获得了士人豪强的支持,又收拢流民匪贼,建熔炉冶炼兵器,垦荒田以济军需。



如今主力悉数北上,淮阴已被他人接手。



在下邳北首战失利后,祖逖飞报建邺求援。司马睿、王导出面,扬州戴渊等人居中转圜,又从吴、吴兴、会稽、东阳、临海五郡各筹得一千兵,由阮孚统率,以为后援。



但这五千兵马并没有过来支援祖逖。



他们是豪族兵,不可能完全听建邺幕府的,最后折中了一番,进驻淮阴,守着淮水防线——守江必守淮嘛,这是江东豪族乐意的。



另有江东水师时不时前往淮阴、下邳,输送补给。



这便是司马睿、王导等人尽最大努力得来的局面了。



邵勋总觉得自己内部受掣肘,人家其实也一样,甚至更严重。



这是时代风貌,没得办法。



午后,城北、城西的战鼓声越发密集,杀声震天。



祖逖亲临城头,将全局尽收眼底。



大约三千邵兵自城北出发,在城北河对岸打制浮桥,试图涉水攻击。



造桥的过程中,河南岸的守军在土墙后弓弩连发,将只有盾牌遮护的邵兵射得体无完肤,惨叫坠落河面者不计其数。



河北的邵军大营还有一队队军士前出,不断补充战损。



他们甚至在浮桥上用弓箭还击,但很快就被压制了。浮桥才多大点,能站几个人?只一轮交锋,这些调来的弓手就死了个七七八八。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对守城方来说,这几乎就是单方面的虐杀,自己没几個伤亡,邵兵死伤大几百。



祖逖几乎没往城北投注太多精力,他看的是城西。



峄阳山下,旌旗林立、鼓角争鸣。



一营又一营的邵兵攀登山径,奋勇冲杀立在半山腰上的己方营垒。



从山下往上佯攻,攻的还是设防完备的营垒,伤亡当然是很大的。但邵军统帅完全不顾惜人命,发动了一浪又一浪的攻势。



山道上全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树干上满是歪七扭八的箭矢。



今日已是攻峄阳山的第五天了。



山道上一堵堵土墙被攻破,一个个居高临下的箭塔被拆毁,一条条壕沟被填平。



到了此时,双方已在营垒下方交锋。任谁都看得出来,峄阳山守不了多久了。



祖逖又看向峄阳山与下邳之间的地带。



三千余守军步卒刚刚前出一里,便遇到了铺天盖地冲来的邵军骑兵。



步卒仓皇撤退,有些混乱。



骑兵分成数拨,趁着步卒慌乱的功夫,贴近骑射,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三千步卒哭喊着奔到了沂水之畔。



停泊在河上的舟船弓弩雷发,将冒险靠过来的骑兵狠狠射杀了一拨,让他们胆寒畏惧,不敢靠近之后,才派人收拢溃兵。



三千余人西出,试图增援沂水西四里多的峄阳山大营,结果被邵军骑兵阻击,短短一刻,便死伤了近千人,逃回来的不过两千出头罢了。



祖逖叹了口气。



战事打到现在,基本已经可以看出走向了。



他手下这万余兵马,战力参差不齐。强一点的或许可以与邵兵正面厮杀,但大部分不具备这种能力。



他们只能固守,利用河湖纵横以及城池林立的优势,一点点消磨邵兵的士气。



士气下去了,战斗力也就下去了。



就目前看来,邵军不敢渡河南下,迂回下邳南侧攻击——他们担心被切断后路。



如果只能从一个方向进攻的话,那兵力就宽裕多了,隔着河守起来也非常方便,可最大化杀伤邵军兵士,削弱他们的士气。



第二十九章 说客[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