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_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叮叮当当的房屋修建声中,邵勋登上了城头,看向北方。



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今日已是十月初六。



遗弃的营地内依然一片焦黑,倾颓的土墙和烧焦的大木交相辉映,显现出了一种凌乱之美。



石勒没有派人抢占这个营地。



双方似乎都极有默契地将其作为缓冲区,各自罢手,远远对峙着。



这几天内,石勒拣选五百精卒,带着千余炮灰,潜越淇口,试图绕后攻击渡口,为何伦率部击退。



自此以后,战斗就停滞了,以至今日。



目前,石勒把骑兵布置在两侧,步军居于正中,日夜挖壕沟,筑土墙,看起来似乎要围困枋头北城。



但事实上围不住,只要黄河还在,船只就能源源不断运来物资、援兵,运走伤员。



石勒当然知道这一点。他挖掘壕沟,多半是为了自保,或者说更有安全感一点,他现在该担心邵勋主动进攻他了。



不过现在邵勋懒得理他。



枋头北城不直通黄河,离这还有七八里地——别看就几里,那也是可能被敌人利用的。



于是他准备修建码头、城池为一体的枋头南城,再疏浚淇口旧河道,让船只可以直接开到枋头南城,不用像现在这样大批物资卸在滩头上,然后马驮人扛,在松软的河畔泥地里艰难前行。



两城修建完毕后,可驻守两万余大军,囤积半年以上的作战物资,成为大河以北的支点。



邵勋在看石勒,石勒也在看邵勋。



到目前为止,虽然心知拿不下已经筑好的城池,但石勒还在等,等河南的消息。



这是最后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希望。



如果他的骑兵能在河南腹地烧杀抢掠成功,动摇邵贼军心的话,这仗就还有得打。



如果不行,虽然极其不愿意,那也只能撤了。



但撤完之后,后果如何呢?



石勒看向张宾以及刚从平阳回来的刁膺。



“未来之方略,二位可有良策?”石勒转过身来,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但观其眼角,黑眼圈比较浓重,显然最近都没怎么休息好。



“大王,邵勋必攻邺城,需得早做准备。”刁膺抢先说道。



石勒不置可否,只看向张宾。



张宾拱了拱手,道:“邵勋未必会直攻邺城。他可能会顺白沟东行、北上,至内黄、魏县一带。如此,则顿丘、阳平皆危。北上攻打邺城的话,百余里路,无舟楫之利,易被我骑军遮断粮道。”



石勒默默点了点头。



“大王,邺乃河北名城,邵勋忍受不住诱惑的——”刁膺又道。



石勒止住了他的话,直接问道:“平阳君臣如何?”



“中山王得增援,众至四万余,连胜数仗。听闻这会正在招抚关中群豪。”刁膺答道。



石勒一听笑了。



打关中,最重要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招抚地方士族、豪强、诸部酋豪。



若想开疆拓土,长安现在就可占了。但一座空城罢了,意义不大。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趁着打胜的有利时机,让关中群豪易帜,投到朝廷这边来。



就是不知道前去招抚的,到底是朝廷的人,还是刘曜的人了。



不过石勒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跨有雍并”之策的提出,是朝廷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战略转变,这意味着朝廷把巨量的资源投入到了黄河以西。



其实即便刁膺不说,石勒也知道一些内情,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平阳有传闻,河内王粲即将成为关中诸路大军的统帅,总督战事。



这个任命如果落实,意味深长。



天子会把精兵强将交给河内王,但绝不会交给中山王,毕竟亲疏有别。



说起来,这事也和邵勋有关啊。



他太能折腾了,生生逼得一个控弦二十万的大国为之转向,仅此一点,就足以自傲了吧。



但这事对河北可不太妙啊。



从今往后,即便天子愿意发兵支援河北,多半也只有偏师,而不是主力大军。



“送去的财货,都收了吗?”石勒又问道。



“收了,没有一人退回。”刁膺说道。



石勒嗯了一声。



收就好,哪怕不一定用心替他说话,总比拒之门外要强。



以后卖点惨,说几句软话,说不定还能骗一点朝廷大军过来增援。毕竟,天子也不想看到河北尽皆沦于邵勋之手吧?



“孟孙……”石勒稍移几步,走到张宾身前,低声道:“若邵勋顺白沟北上,如何拒之。”



张宾沉默许久,道:“经营广平、巨鹿、赵郡、中山。背靠并州,为朝廷藩屏。”



石勒也沉默了许久,脸上神情变幻不定。到了最后,突然洒脱一笑,道:“想当年最惨时不过十八骑,而今拥步骑数万,已是赚了。征战一途,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哈哈,小事。”



“大王英明。”这次张宾是真心实意称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