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_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哈哈!”羯人、乌桓人、匈奴人乃至晋人尽皆大笑。



夔安亦笑,同时满意地看着周边枯黄的牧草。



去年攻入河北的时候,他们就奉汉王之令,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撒下了无数草种。



时隔一年,牧草长得十分肥沃、粗壮,让人大为欣喜。



中原真是上好的牧场,比草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河北,又是这片上好牧场中最顶级的存在。



眼前的这些牧草,长得半人高的比比皆是,与草原上那贫瘠可怜矮小的牧草比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会牧草已经枯黄,可能还看不出来。



如果是盛夏时节,保管茎叶饱满、鲜嫩多汁,马儿吃了气力倍增,驰骋沙场许久都不会累。



石勒从一间茅草房内走了出来,看着空旷的原野。



河北人口又少了,废弃的乡村又多了。



当然,可能不全是跑掉了。



人少了,地就多了,百姓们可以自由挑选田地耕种。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更喜欢聚集在一起,互保互助。



也有人去投靠地方豪强、世家大族,成为部曲庄客,冀保得性命。



河北大地,在战争日益频繁的情况下,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大王。”



“将军。”



“都督。”



桃豹、王阳、逯明等老兄弟策马而来,恭敬行礼道。



石勒又看了眼后面几人。



支雄、呼延莫等人恍然大悟,亦躬身行礼。



石勒点了点头,道:“如何,石超肯让出邺城么?”



“那厮不让邺城。”



“他死都不肯挪窝,好像邺城是他家祖坟一样。”



“石超要反,都督不如禀报汉王,请汉王定夺。”



石勒面无表情,伸手止住了他们的争吵。



众人果然噤声。



在经过一年时间的整顿,并亲自充任先锋,攻破壶关后,石勒在老兄弟们面前的威势是越来越大了。



邺城本为冀州都督和郁镇守。



当大汉军队攻壶关之时,此人甚至还派了千余军士西行,与刘琨部将黄秀共救壶关。



结果么,自然被石勒一击而破,黄秀败死,壶关陷落,随后和郁便跑了。



攻占壶关后,三万余汉军汹涌入河北,分由石勒、石超、刘灵、王弥、王桑、阎罴、綦毋达七将统率。



在这些人里面,石勒带来了七千骑,是为主力。



石超有兵三千。



王弥拥众五千余。



王桑有兵三千余。



刘灵有四千多人。



阎罴有兵四千。



綦毋达统匈、汉兵马三千余人留守壶关。



从兵力构成来看,除了镇东将军綦毋达统率的三千余步骑是正儿八经的刘汉兵马外,其他都是杂牌。



此番出征,石勒是名义上的统帅,但他未必能指挥其他六将。



石勒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也不争什么,抓紧时间捞好处便是。



“此番出去,可有斩获?”石勒问道。



“人都带过来了,一共八千,比咱们人还多呢。”王阳当先回道。



石勒点了点头,然后让人搬来几个大包裹,解开后,竟然全都是官印。



“让垒主们过来。”他吩咐道。



很快便有人将诸位垒主请了过来,不多不少,正好八位。



“带兵足千者,授将军印。不足千者,发给都尉官印。”石勒左右手各托着一枚印绶,大声道:“可听明白了?”



“明白。”八位垒主小心翼翼地答道。



石勒问清楚八人各自统率的兵马数目后,将其一一发下。



八人领完印,跪倒在地,大声道:“拜见平晋王。”



石勒脸上露出了笑意。



军队不足的短板,渐渐补齐了。



他帐下有上万骑兵,这次带过来了七千,但步兵数量极少,却不美也。



河北大地之上,坞堡、壁垒林立。



有的坞堡人数众多,城高池深,战斗力也不俗,难以攻克。



有的壁垒却只有一两千、两三千丁壮,堡壁就是一堵矮小的泥墙罢了,容易攻打。



还有的壁垒,甚至只是数百户、千余户人家临时凑在一起,围了个木栅栏罢了。



他现在没有能力啃大坞堡,那么就从小壁垒攻起。



而且,乱世之中,从来不缺乏野心家。



他还没动手呢,就有几个匪首、豪强带兵前来投靠,让他有了第一批步兵——公允地说,在这件事上他借了汉王的虎皮,若非汉王亲封的平晋王、辅汉将军,别人不一定会主动投靠。



但无论如何,他成功了。



现在是时候攻取、胁迫更多坞堡,令其交出钱粮、牲畜乃至丁壮了。



他的要求不高,收得五万人就罢手,回并州屯田去。



从此以后,他将成为汉王帐下领兵最多的大将,地位直线提高。



乱世之中,钱粮、大军才是最实在的。



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