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_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事激烈的时候,仿佛每一天过得都很慢。



可一旦和平下来,人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日子一不留神就过去了。



张方走了。



冀州兵也大部撤回。



不走不行,春耕在即,都是家里的壮劳力,缺了他们,今年河北的农业生产定然大受影响。



跟着冀州兵撤退的还有不少洛阳百姓,满脸麻木,唉声叹气。



但没办法,谁让他们的丈夫、兄弟、儿子战前就倒戈了呢?总计两万中军将士投降邺城,这会还剩万余,成都王有命,将这万把人尽数拉回邺城。家属情愿跟随者,发给资粮。



洛阳城内原属司马乂的近三万中军将士也分裂了。



虽然司马乂死于张方之手,但死得如此之惨,让人非常愤怒。



京中隐隐有谣言传出,提及东海王司马越勾连张方,借刀杀人。不少禁军将士十分失望,甚至是恼怒,干脆投了司马颖。



司马颖任命奋武将军石超留守洛阳,整编投过来的八九千禁军将士,连同四万冀州兵,共约五万人,分屯洛阳十二座城门内外,替他看着这座城市。



司马越收拢了剩下的两万中军。



战前征发的司州世兵、诸县丁男尽数罢遣,他们也要回家忙农活。



二、三月份的时候,司马颖上表请废皇后羊献容,幽禁于金墉城;废皇太子司马覃(司马遐之子、司马炎之孙)为清河王,天子一一应允。



扬州、徐州的流民军被平定了。



石冰、封云皆死,部众溃灭。立下最大功劳的陈敏出任广陵相(广陵国已除,其实是太守),带着部曲私兵参与平叛,出力甚多的周玘(义兴周氏)、贺循(山阴贺氏)没有得到任何赏赐,解散部曲后各回各家。



石冰、封云都可以算是张昌流民军衍生出来的派系。至于张昌本人,被刘弘、陶侃连败,主力被歼灭,本人四处逃窜,惶惶不可终日。



至此,整个大晋天下,除了还在激战的蜀中外,没有任何一路流民帅能成事,全数被剿灭。



这间破房子,远没到一踹就倒的时候。



三月初一,东阳门外鼓乐齐鸣,仪仗如林。



作为此次战争最大的胜利者,成都王司马颖带着大批随从,亲临洛阳。



司马越及百官出城数里相迎,然后直入皇宫。



风云,又一次被搅动了起来。



……



“快!快!披挂整齐,全军出动!”已经是第三天了,在城内有住宅的糜晃一大早就来到军营,着急忙慌道。



何伦、王秉、邵勋三人悉数到场,不解地看着他。



“不是打仗。”糜晃尴尬地说了句,然后又道:“天子于芒山脚下置宴,大飨洛阳军民。”



“怕是大飨河北兵士吧。”何伦不屑地撇了撇嘴。



这厮,似乎对天子也不怎么尊敬。



“禁军出动吗?”王秉问道。



“那当然了,他们才是主力。”糜晃说道。



“成都王这是来耀武扬威的啊。”邵勋说道:“听闻河间王司马颙上表,请以成都王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天子诏允。他这是志得意满了,想要大家看看他的威风。”



“小郎君说得没错。”糜晃苦笑了一下,道:“三月三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所以地点就设在七里河,故金谷园附近。天子宫人、文武百官、内外命妇、禁军将士都要亲至,甚至就连洛阳士民愿意去的,亦可参会。”



“司马颖竖子,就这么想给司空一个难堪?”何伦脸色有点难看。



“别想那么多了,速速整队。”糜晃下令道。



“诺。”诸将纷纷应命。



“你带教导队护送王妃,她万万不能出事。”糜晃拉住邵勋,低声说道。



“诺。”



******



高台昨天就搭建了起来。



司马颖在诸多将官的簇拥下,登高望远。



洛阳,天下之中。



汉魏以来便是都城,国朝亦都于此地,是司马颖朝思暮想的地方。



他知道自己还需忍耐,时机还没成熟。



现在来洛阳,下场就是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他没那么傻。



但他也知道,只要再除掉两三个宗王,打赢几场战争,他就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毫无风险地入主洛阳,登基称帝。



“咚咚咚……”



鼓声震耳欲聋。



从天空俯瞰而下,可见一个又一个黑压压的方块在地面上缓缓蠕动着,那是聚集在洛阳的数万将士。



玉带似的七里河两岸,还有零零散散的大片人影,那是洛阳公卿、官员、士女。



中间华盖最著处,威严壮丽,华贵已极,那是天子行在。



整个天下最具权势、最有影响力的人,泰半聚集于此。



“呜呜呜……”



角声唤醒了大地。



马蹄声渐渐密集了起来,间或夹杂着箭矢破空声以及嚣张的大笑声。



武夫聚集之所,又怎么可能少得了这些争斗场面?



“哈哈,猎物放出来了,儿郎们正在争抢。”司马颖大笑道:“叔父,不如下去试试手气?”



说完,他也不管司马越同不同意,径直叫人拿来角弓,牵上马匹,就准备驰马射猎。



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