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_第129章 想有个扶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 想有个扶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洛阳,太学。



杨综坐在了上位,打量着面前的众人。



名士们或多或少的,都露出了些不服的神色。



他们是真的想不明白,杨综有什么资格能坐在这里呢?



杨综的名望当然也不小,但是这名声并非是在学术上,他在经学上有什么成就?有什么造诣?



他怎么能成为治学监,负责天下的治学事呢!



他自己都搞不懂经学!



杨综眯起双眼,对众人的想法,他是心知肚明。



太学的官员是有品级的,这些老师都是有编制的,太学祭酒是四品,有一个从属丞,六品,有个掌印的主簿,七品。



有博士,五品,五经博士,五品,有助教,六品,其有属直讲。



可别觉得这些五品,六品很低。



要知道,尚书令才三品!



丞相以及三公,大司马,大将军之类的是一品。



九卿才轮到二品,武将里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等。



尚书令啊,侍中啊,中书令,基本都是三品。



地方太守才是五品官员。



也就是说,想要免考进太学,你父亲至少得是太守起步



至于县,大县令一般是六品,县令一般是七品,县长一般是八品。



这是因为县城与县城不同,是按着县内人口来进行划分的,例如万户以下设县长,万户以上设县令,若是三万户四万户的超级大县,那就是大县令了。



而杨综这个太学监,也是四品官。



但他这個四品却可以直接管理太学祭酒。



因为品级并不能决定一切,就说二品的九卿,他站在三品的尚书令或者侍中面前,敢指指点点吗?



主要还是要看职责,尤其是监察部门里,御史中丞才不过五品而已,你且看看那些四品敢不敢在他面前摆谱。



故而,哪怕是太学祭酒孔晁,面对杨综也是不敢无礼的。



同级归同级,但是职权上就被碾压了。



杨综此刻开了口,“我是来宣读政令的,想必你们也都听说了,过去的诸多招生之政,都要被废除了”



杨综咧嘴笑了起来。



此刻,诸多博士,助教们纷纷议论了起来。



他们也根本就不怕被杨综听到。



他们几乎都在抱怨,觉得这些政策违背了设立太学的初衷。



设立太学的初衷是什么呢?



两汉的初衷不太清楚,但是曹魏的初衷就很清楚,就是为了方便大族子弟。



有了太学,那些出身显赫的人就不用再等中正了,直接入学,然后毕业为郎,一步到位。



至于寒门和庶民,就这么说吧,从魏晋开始,贵族和寒门分流愈发的明显,有些科目是只有父亲的品级到了才能去学的。



甚至教导贵族弟子的博士是五品,而教导寒门的博士变成了六品在招生,专业,就业等问题上,都是绝对偏袒大族,绝对排斥庶民。



寒门连参加五经考核的资格都没有!



两汉都没有这种说法,两汉都会鼓励五经考核,有学问的都可以参与,唯独曹魏,五品以下不许参与毕业考试。



没错,就是达到了这种离谱的程度,甚至对比后来的晋,这还算是不错的!



起码魏不会限制学科,从两晋到隋唐,没有出身的人只能去搞律学,书学,算学至于经学之类的,你是想都不要去想。



因此,曹髦废除诸多特权,博士们就觉得很是不满。



经学这种东西,庶民和寒门也能研究明白吗?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是为了这种特权,也有人觉得,打断特权,会让这些大族子弟抢占了寒门的上升空间。



若是跟大族同时竞争,寒门自然是吃亏的。



但是杨综却不这么想。



大族子弟在士人里的比例很大,但是,这还是要看士人的数量,若是士人的数量上去了,那大族子弟的比例就会下降,最终被冲溃。



而在那之前,首先得打破学术垄断,让更多寒门乃至庶民出身的人来读书学习才行。



当然,这得先让这些人吃饱饭,若是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读什么书呢?



看得出,曹髦对自己的治理还是有信心的。



杨综就这么听着众人的议论,也完全不生气。



他笑着说道:“原来诸位都是这么想的啊。”



看到杨综脸上的笑容,这些名士们的议论声便更大了。



孔晁坐在一旁,看着杨综脸上的笑容,心里总是觉得有些不安。



杨综可是从战乱时期上来的谋士,跟这些搞学问的名士不同啊。



杨综笑着看向了身后的甲士,开口问道:“都记下了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第129章 想有个扶苏[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