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灵法师只想种树_第一部完结感言兼正式请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完结感言兼正式请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



注意,不是全书完结,是第一部亡者之痕至此告一段落。



我知道,看完这几章后,肯定有一部分读者内心充满疑惑,甚至想骂几句。



我其实能理解大家的心情。



但很多时候,我的处理是不得已而为之。



希望大家能在看完我的“狡辩”之后能有一些想法上的变化。



内容较多。



我一点点说。



[请假与更新]



首先,明确一下请假与后续的更新。



第一部收尾之后总共请假两天。



分别是六月五号和六月六号。



也就是说。



第二部奇数天变从六月七号晚上的六点钟开始更新。



第二部的节奏会比第一部快一点。



但大体上不会像第一部收尾时那样急。



这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填坑和剧情上的大推进。



之前挖的大部分坑都会在这一部慢慢填上。



包括马修成为传奇,奇数天变的灾难,巨兽的降临,以及东方大陆的秘密。



[第一部收尾的节奏]



我看了一下,大概有五分之一的读者认为第一部的节奏变化有点超出预料。



我先试着从读者的角度阐述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观感。



然后再从作者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这是我不得已而为之。



[读者角度]



1.信息量的提升:



由于涉及到了一个大事件的很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了许多转折与隐藏的起爆点,这就导致了单位章节内的信息量比以往要更多。



相较于前中期的悠闲对话和插科打诨,第一部收尾更多地采用了叙述性的文字,单位信息密度更高,所以看起来会有点不适应,会觉得好快。



2.剧情风格的变化:



在剧情的推进之下,风格也从日常做点任务、玩梗骚话、说说段子,变成了正儿八经的叙事节奏。



从琐碎的、散漫的、随机的推进方式。



变成了有序的、猛烈的阐述风格。



这种变化当然会引起观感上的极具不适应。



也是导致大多数人觉得着急、突兀、太快了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道个歉。



归根结底还是我的能力不足,写作手法不够高明,水平实在有限。



这才导致了阅读体验的下滑。



磕头!



但下面是我的一些“狡辩”。



[作者视角的无奈]



首先,在所有狡辩开始之前,我其实想说一句,我根本没想到这本书的成绩会这么好。



但也正是这种好成绩让我进退维谷。



我当然希望每本书的成绩都很好,毕竟我现在还处于极度缺钱的状态。



但从创作的角度,这种好成绩确实大幅度的破坏了原有的框架与结构。



换句话说。



我被追读绑架了……



在死灵法师的设定之初。



我给这本书定的体裁是游戏西幻加轻度史诗来着。



其实我一直在反复强调这本书的大基调——



荒诞外表下的残酷底色。



但尴尬的事情在于。



可能是我用力过猛或者水平不足。



我在前中期的时候愕然发现,几乎所有读者都是被荒诞外表而吸引过来的。



而在反复的玩梗和解构之下。



残酷底色即便是客观存在的,大多数人也对其视而不见。



在阅读的时候,读者总是保持着笑呵呵的态度,认为不论发生了什么,主角总能用一种搞笑的方式将其应对。



大家可能没什么感觉。



但我在发现这一点后是非常惊恐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



我整晚整晚睡不着思考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



意识到了吗?



我为死灵法师设定的框架结构和读者们想要看的内容是存在剧烈冲突的……



如果只是写类似于轻小说的悠闲喜剧。



那么本就不该出现奇数天变这种随时可能撕裂大地的灾难,也没必要写法师吃人,神吃人这种残酷的世界本质,更没必要写多元宇宙各大种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还有各方势力位的利益做出了各种博弈。



这些东西对于一本轻松愉快的小说来说太沉重了。



即便出现这些要素,也应该只是作为背景板,而不是故事推进的主线内容。



但尴尬的点在于。



我在发现这种苗头之后,全书的基调已经不可更改,框架也随着最初的描述大体定下。



两者之间的冲突必然会持续存在。



鉴于本书是一部商业化的爽文,我在大多数的创作条件下都是读者为上。



所以我选择牺牲了框架。



去tmd史诗!



读者爱看什么我就写什么!



于是你可以看到。



从开头到第一部收尾的两百八十万字内容,全部都是用极为散漫但一脉相承的写法,充斥着悠闲的日常以及荒诞的搞怪,还有一些收获感。



为此。



我彻底摧毁了这本书原有的框架,把原定于前面三部的主体内容(最初设计的是总五部,结构分明的内容),全部打碎然后糅合到第一部里。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间,大家的阅读体验应该还是蛮好的,我也在竭尽全力在维持这一点。



但框架摆在这里。



无论你如何拖延,他总会到来的,就好像故事中的世界末日一样。



生活中的小碎片你可以随意解构玩梗。



但有些东西你是解构不了的。



世界会毁灭大半,会死很多很多的人,主角也会遭遇挫折。



我没办法用日常模式来叙述大事件的发生,因为大事件本身就是突然的,猛烈的,具有强烈冲击性质的,甚至会让人感受到不舒服的——



读者也和世界里的原住民一样,习惯了既定的秩序与安逸,在遭遇巨大冲击和变化的时候会感到本能的不安。



我在很早之前便预见到了这一点。



那么该怎么解决呢?



一种方式是彻底不写大事件、大危机、大变化。



也就是将这本书完全的悠闲化,碎片化。



这其实是比较符合商业利益的做法。



大多数追踪到现在的读者必然能适应从一而终的基调和气氛。



至于先前挖下的坑,亲描淡写的化解掉,总之让画风继续轻巧,不那么严肃残酷,哪怕末日发生了,主角也安然无恙,带着主角团在夕阳下喝茶听曲儿……



大概这么一种写法。



但我最终还是痛苦的将其否决掉了。



原因是我很难接受这种存在大规模逻辑残缺的写法。



既然不能完全放弃框架,那么只能转头拥抱他了。



在这里我又面临两种抉择。



第一种,就是用尽量贴合原先的叙述节奏去写大事件。



这种写法的问题在于,它不适合日更网文。



日更网文是要求每天都有爽点,至少能提供情绪上的满足或者支点。



如果用先前的慢节奏去写这段剧情的话。



我至少能写半個多月。



然后被骂半个多月……



我其实很能理解大家的阅读体验,因为每天追更的话,遇到这些不爽的东西,那不爽的时间就是二十四小时,这玩意儿太恶心了……



然而这种级别的剧情推进必然会伴随着大量的反转与波折。



如果我用慢节奏的话,很有可能经常波折上,会给大家制造很多痛苦的体验。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现在不流行苦大仇深的小说了。



转而流行的是轻松愉快的小故事。



大家看书就是图一乐,每天点开乐一乐就完事儿了,你还给我喂屎?



去tmd反转!



去tmd先抑后扬!



所以慢节奏的平铺直叙呢?



也不行。



会非常非常的无聊,像流水账一样,即便是主角闲庭信步,也很难写出像日常那样的趣味,那样强行写半个月,甚至有骗钱的嫌疑……



所以我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拥抱框架的处理方案。



我称之为逃课。



我用较快的节奏,较多的更新量,一口气结束这段必须要推进的主线进程,把要交代的都交代了。



进而来到一个相对舒缓的,可以从容呈现大家想看的内容的新平台。



也就是第二部的内容。



但有了第一部收尾的变速,相信大家就会对第二部节奏略微的提升会有更多的适应。



我也会在接下来优化写作手法,在尽量保证和第一部基调相近的情况下,选择更有趣的剧情推动方式。



这不算容易。



但我会更加努力去做。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理解到为什么我说是无奈而为之。



我其实在上架后的三个月就一直在思索该如何处理读者期待与框架结构存在巨大撕裂的问题。



我构思了大概三十几种写法。



我敢保证。



这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最无痛的、快速的、且能保持剧情风貌、又能保证后续轻松基调的最好办法了。



下面聊一聊各种感想。



[撕碎的大纲]



前面提到过。



第一部完结感言兼正式请假[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