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_第141章 红眼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红眼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隔天。



腾格里天上出了大太阳,这里昼夜温差非常大,晚上冻死人,到了中午又能感觉到一丝热意。



“峰子你确定?这里真有古墓?”



豆芽仔擦了擦汗,随手把短柄洛阳铲插在了地上。



“不确定,猜的,有可能有。”我如实道。



鱼哥他扶着自己后腰,扭了扭腰看过来说:“昨晚上太黑了看不清,那人只是一把蛮力而已,要是在碰上,我铁定能把他干趴下。”



我笑着说是啊哥,你是谁,都能和长春会梨花大鼓谢起榕打个平手。



鱼哥摆摆手,“过奖了,过奖了,总之晚上还是要小心点,要留人守夜。”



我说好,听你的。



这时就听豆芽仔抱怨道:“峰子我觉得你可能搞错了,”他指着周围:“你看看这里,一马平川,别说封土堆,连个土包都没有,我觉得根本不可能有墓。”



“你快拉倒吧,你知道个屁。”



“明代时期除了皇帝墓,哪个墓有封土堆?不知道就别乱说,快探,往东在移一百米,每隔十米下一个探点。”



“知道知道,就你懂的多,”豆芽仔笑呵呵捡起洛阳铲,移步向东走了几十米。



他用的洛阳铲就是昨晚上捡到的,本来是断成了两截,早上被我用布条绑住了,这种短柄式的洛阳铲不适合探深坑,为此,我将鱼哥的标枪绑在了上头,加长了杆身。



不是太结实,但注意点儿的话也能用。



我蹲在地上,看着远处不断下铲带土的豆芽仔陷入了沉思。



时间过了不久,我忽然听到豆芽仔喊。



“快来!”



“快过来!有重大发现!”



我忙跑过去看。



“咦?这土......”



我仔细看了看,这次豆芽仔换了位置,洛阳铲带上来的土层有了变化。



我抓了一小把,撒在地上摊开来看。



颜色和周围不一致,土质发软,应该是活土。



有活土不能完全表明地下有古墓,因为豆芽仔铲子下的不深,也就两米左右,这个深度,如果以前在这里种过庄稼什么的,都有可能有活土。



让我感到奇怪的不止是活土。



还有活土上带的一点儿东西。



有种黄褐色呈细小粉末状的东西,夹杂在土层中。



该怎么形容。



就有点像铁锈,像铁生锈后掉下来的那些碎渣子。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夹层土,第一次见,也没有听把头提起过。



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分析,如果洛阳铲带上来的土层发红发绿,那是青铜器碎片风化后的红斑绿绣,如果带上来的土层发黑发干,八成是墓里以前着过火,还有一种白沫沫的土层,那是白膏泥干掉后形成的。



所以我说洛阳铲带上来的这种铁锈土层是第一次见,我目测过,铁锈土出现深度,大概在地下两米到两米五之间。



我起身,顺着这个探坑向又走了不到十米,随后我跺了跺地面说:“把铲子给我。”



接过豆芽仔递来的铲子,我皱着眉,高高举起洛阳铲又重重落下,开始下新的探坑。



不到四十分钟,探坑的深度下到了两米。



“你看你看!”



“又有了!”豆芽仔大喊。



的确是,我发现一到这个深度就带上来了铁锈土。



一次是这样,两次还是这样。



这能说明一件事,这不是不偶然。



这个位置,地下百分百有东西!



随后我不断的下探坑,我想找到铁锈土的边界在哪里,看看我探到哪里,这种土会消失。



调查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



我下的探坑四个角连起来,恰好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了400米,宽度接近60米!



出了这个长方形的位置在探,就没有铁锈土,洛阳铲带上来的全都是死土。



不会错,地下百分之百是一座没被发现的墓葬。



而且面积不小,相当于三个现代人住的三室一厅!



和飞蛾山的芥候墓肯定没法比,但如果这是明代墓,那规格已经相当豪华,怕是说仅次于明皇陵都不为过!



要知道,在明代早期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下,就算是皇室宗亲死后都不敢用这么大的墓。



第141章 红眼睛[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