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_第四百零七章:下雨、生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下雨、生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句实话,韩立原本以为第一个被吴丽丽影响到,并且主动站出来帮助、维护她的人一定是村里的小伙子,这个不是什么歧视,而是客观的一种猜测。



因为他们见过的世面跟知青比起来要少那么一点点,更容易被吴丽丽的这个样子所迷惑。



但是,事实证明韩立他猜错了,第一个被吴丽丽影响到的人竟然是他们知青中的一员。



这个人还是老知青、男知青队长孙勇,这个情况确实有点让韩立感到意外。



因为孙勇一直在努力表现自己,等村里面有了上学、招工的名额他就可以离开这里。



没想到孙勇竟然会被吴丽丽的眼泪俘获,他最近一直在帮吴丽丽干活。



不但在上工的时候会想办法帮吴丽丽分担,就连下工以后吴丽丽院子里面的菜都是他在摆弄,除草、挑水干的那叫一个利索。



不过这些都不关韩立的事,只要对方不惹到自己头上,他很乐意看到孙勇最后会怎么样。



韩立今天在河边看书的时候,一阵微风吹过,这风里面竟然带着一丝丝扑鼻的花香。



这是椴树开花的香味,每年的六月到七月差不多都是椴树的花期。



其中紫椴树的花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糠椴树的花期是7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两种椴树花期差不多可以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蜜蜂是最繁忙的,因为这些小家伙也知道什么东西好吃,所以它们会努力的在这段时间采集椴树蜜。



椴树蜜韩立现在有大小.六窝蜜蜂帮忙采集,这一点他倒是不用费心。



但是在韩立的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去年没有采集到的椴树花,今年无论如何也要采集点回来。



关于椴树花,韩立在前世的时候看过一篇报道。



那就是1957年的时候,在欧洲那边爆发了一场大型流感。



“乏兰西”当地人用椴树花当做药茶饮用,仅那一年就喝掉了好几百吨的椴树花,从而有效的预防了流感大面积的爆发。



从那件事情过后,椴树花直接风靡了整个欧洲,椴树花也变成了当地人常用的饮料原料。



椴树花茶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椴树开花的时候采集新鲜的椴树花晒干即可。



椴树花茶不仅清香可口,而且还具有镇静安神、有助睡眠、预防感冒的保健作用。



想到这里韩立已经在琢磨着什么时候进山采一批椴树花了,到时候自己尝试一下能不能加入到熏香里面,或者给家人、老婆们当成日常的饮用花茶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不过今天可能是老天都想让干活的人休息一下,韩立原本在树荫下躺着吹着微微袭来的香风,眼神涣散的正想要睡觉的时候。



风向突然间就转变了,原本的好闻香味马上就闻不到了,这个风速在瞬间就变的很快,而且还带着丝丝的凉意。



“我靠,这是要下雨吗?”



韩立一个鲤鱼打挺就站在了草地上面,抬起脚就往家跑去。



韩立的反应再快,也快不过老天爷的突然变脸,他还没跑到家就被淋成了落汤鸡。



这时候在地面干活的村民和知青也开始往家里面狂奔,很多知青和年轻人一边跑还一边欢呼,他们就跟非洲干旱季节突迎暴雨的狒狒一样,就差没有用双拳在自己胸膛上锤几下了。



韩立回到家简单的冲洗了一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拿着雨衣和伞往代销点走去。



这时候所有人差不多都已经跑回家了,路面上低洼的地方已经被灌满了雨水。



代销点姐妹俩搬着板凳坐在门口,一边看着这如同珠帘一般的雨水,一边纳着鞋底聊天。



“立哥来了?”



云莹莹的一声惊呼让云晶晶的视线从鞋底上挪开看向远处,韩立穿着雨衣怀里鼓囊囊的抱着什么正朝这边走来,她们身边的两条狗已经摇着尾巴跑过去了。



姐妹俩赶紧让看门口的位置,把韩立从雨水中迎了进来。



“立哥你怎么过来了?”



“我来给你们送伞呀,要是把你们淋到我该心疼了,不过现在下雨了估计也没人上门,要不咱们关门回家去吧,这种天气咱们就应该支起锅子,一边刷肉一边赏雨。”



代销点开不开门、什么时候开门完全是他们说了算。



姐妹俩之所以每天按时开门,一个是给自己营造出上班的感觉,让生活过的不至于那么枯燥。



另外一个就是做给其他人看的,这是敬岗爱业的一种表现。



姐妹俩一听韩立这样说,马上就把手中的鞋底放好准备关门。



三个人、两条狗在雨中不紧不慢的往回走去,主要是不敢快,要不然裤子上会被甩上很多泥点子。



回到家姐妹俩就开始忙碌起来,云晶晶开始调配小料,云莹莹烧水切葱、姜备用。



韩立说是去冰窖取出了已经分解好的羊肉片、牛肉片等等,全部用冰镇着端了出来。



另外还拿出几瓶啤酒,同样用冰给镇了起来。



一家三口坐在炕上,通过窗户看着外面的大雨、吃着火锅,这场景非常的舒适。



风雨雷电窗外舞,不及屋内花鸟鸣。



第四百零七章:下雨、生病[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