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成仙_三花娘娘现代旅游记(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花娘娘现代旅游记(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半个月后。



余州,扶摇市,徐家大院。



余州确实没有多少出名的风景,扶摇也只有一片杂乱的小山,然而这里却有余州唯一的一个甲级旅游景点,便是徐家大院。



今日天气正好,清晨米色阳光,白墙青瓦,高大院落,门口人来人往,检票进入。



一只漂亮的长毛三花猫懒洋洋的趴在大门旁边,阳光穿过树梢又经过瓦檐,在白墙上涂上一道分明的线,也打在猫儿身上,更显慵懒,就连眼睛都半眯了起来。



旁边还站着一对小情侣,手上拿的是当地特色的腌鼠干。



“攻略上说,来徐家大院最好找个导游,不过这里每天都有很多旅行团来,随便等一个,跟着进去就是了。”



女生啃着腌鼠干,对身边人说。



“现在太早了吧?”



“不早了,可能第一批的旅行团都已经进去了,人家都是特种兵旅游,起得比鸡还要早。”



“那我们等等……”



“诶这有只猫!好漂亮!”



女生看向旁边的三花猫,眼睛大亮,连忙蹲下去,便递出了手中的鼠干。



“太咸了。”



身后的男友连忙提醒。



女生便又将手收了回去。



三花猫睁开眼睛,一双眸子清亮如琥珀,只抬头瞄了她一眼,面无表情,便又躺下去继续晒太阳了。



几乎同时,从外面街角走来一大群人。



当先一名年轻女子,戴着显眼的红色遮阳帽和麦克风扩音器,手上举着一面小三角旗子,身后所有人都戴着白色的遮阳帽。



“来了!”



男友小声提醒女生。



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有贼兮兮的欣喜。



那群人越走越近,导游的声音也传到了这边来。



“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整个余州唯一的一个甲级景区,徐家大院。学过历史的可能都知道,扶摇县是前朝龙兴之地,前朝太祖皇帝在这里发家起兵,开国宰相徐秋月也出自这里,可谓风水宝地。等下大家排队有序入场,进门以后,在院子右边集合。”



所有人便开始排队入场。



小情侣跟在旅游团中间,也走了进去。



导游的声音仍旧传来:



“徐家大院始建于晏朝初年,余朝略有扩建,不过仍然保持着大晏风格,目前为止,是全国保存最大也最完善的晏代建筑。



“所以——



“当你们走进这扇门,回到的,就是几百年前的大晏。”



听到这句话,趴在门口睡懒觉的三花猫也不禁耳朵一动,抬起头来,往回扭着,看向那群逐渐进门的游客,眼光闪烁着,似是有些动容。



稍作犹豫,她便也站了起来,不再晒太阳了,随便抖一抖身体,便跟了进去。



“诶诶!检票!”



年轻的检票员对着它喊道。



三花猫扭头看了她一眼,知晓这是这年头吃饱了饭的逗比人类喜爱小动物的表现,便也不做理会,自顾自的从闸机底下穿过,走了进去。



“唧唧……”



里头好生幽静,竟有鸟儿啼鸣。



举目四望,古香古色。



好像真的有些熟悉。



旅游团在旁边空地集合,小情侣在风雨廊下假装拍照,偶尔互相对视,压着贼兮兮的笑。



“晏朝末年,妖鬼传闻变得多了起来,除了平州,就属余州最多,余州又属扶摇最多。传说当时扶摇到处都在闹妖闹鬼,尤其是这里。当时徐府的人经常被妖鬼骚扰,十分难受,却也不知原因,只猜测这里可能是什么风水宝地。



“后来有狐狸在大街上肆虐,其中有只怪狐,叫做风狐,说这里是龙兴之地,说大晏要亡了,未来的皇帝会从这里诞生。



“你们说神不神奇?



“当然这些都是传言,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诞生之初,总是有些怪象的。



“我们往里走……”



导游的声音好似将三花猫拉回了几百年前。



徐家大院,夜晚吵人的妖精,满大街的狐狸,不平凡的落魄书生,还有那只疯癫的怪狐……



“余朝开朝宰相徐秋月的事迹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大概也在电视中看过不少。现在大家左手边的这进院落,传说就是徐秋月住的院子。关于徐秋月早年的记载不多,不过最开始的时候,他在徐府似乎并不是很受重视。



“大家看见这口井了吗?



“这是徐府曾经用过又废弃的水井,迄今也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据现代人探测,这口井里有非常大的金属反应,历史学家猜测,可能是当初余朝太祖住在这里的时候,起兵之前,用来藏铁或者兵器甲胄的。



“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后来徐家人废弃了它,转而在里面新开了一口井。



“……”



三花猫听得打了个呵欠。



历史的魅力绝对有一部分在于它的缺失和难以窥视,可问这个世上谁对历史最为清楚,莫过于从那段时间走过来的人。



也可能有猫。



对于今人,那些事是未知的从前,最多最多也只能从古人吝啬简短的文字中窥探一点点,对于他们,却是曾经亲身经历过的画面场景,是脑海中已经逐渐模糊远去的时代回忆。



越往里走,院落越发熟悉,仿佛果真如那导游所说,走进这扇门,便是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大晏。



真是数不尽的感慨……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越来越暖。



三花猫跟着他们走了一圈,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座大院,头顶上的“徐府”二字,便在太阳下伸个懒腰,离开了这里。



……



又是半月。



长京,某家饭店。



少女挎着古朴锦袋而来,步履无声,随便找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吃点什么?”一个老板打扮的妇人问道,“小妮儿。”



“一碗皮蛋瘦肉粥,一盘卤鸡,一份羊肉毕罗。”三花娘娘面无表情的看着菜单,低头盯着菜单上,犹豫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再来一份樱桃毕罗。”



“我们这的皮蛋瘦肉粥不按碗卖,是一大份一大份的。”



“那要一份。”



“你一个人可吃不完这么多。”



“打包。”



少女声音清细,语气笃定,直到老板转身走了,她这才又摸出手机。



三花娘娘:我给伱们寄的余州特产收到了吗?



“嗡嗡~”



老芽儿道士:收到了



三花娘娘:尝尝



老芽儿道士:不吃



三花娘娘:正规生产,驰名商标



老芽儿道士:不吃



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给狐狸和陈某吃



老芽儿道士:可以



“……”



这老道士,性格绝对有问题。



少女面无表情的收起了手机。



老板娘很快开始上菜。



一份皮蛋瘦肉粥,是用砂锅装的,端上来还在咕噜噜的冒泡,里面墨绿色半透明的皮蛋与浅粉色的肉沫搭配出诱人的色彩,倒是与记忆中差得不多,用料还要扎实一些;一盘切块的卤鸡,看得出有半只,香气浓郁;两盘刚炸好的毕罗,金黄微焦,上面也在冒着细小的油泡,烫乎得很。



还有一份碗筷。



三花娘娘习惯性的将老板娘拿来的碗筷推在了一旁,转而低头从锦袋中取出一个精致无比的小碗,玲珑青花瓷,一双木筷,随便看了眼碗中有没有灰尘,便拿起勺子开始舀粥。



说来奇怪,那个锦袋本来干瘪,像是空的一样,只有两块布,是看不出里面装了碗的。



舀好粥,放好筷子,拿出手机。



拍两张照,发给自家道士,告诉他自己又回到了长京,又回到了柳树街附近,又点了皮蛋瘦肉粥和卤鸡,还有炸毕罗,尤其是有他吃过的奇奇怪怪的樱桃毕罗,这才开吃。



先夹一块卤鸡,送进嘴里。



“一点也不正宗。”



三花娘娘面无表情的暗自评价。



“嗡嗡~”



老芽儿道士:好吃吗?



三花娘娘:好吃!



三花娘娘自然是诚实的。



只是偶尔也说点小谎。



不到饭点,饭店中却也还有一桌客人,正在谈论古今。



这里如今被划作了长京市的古城区,保留着许多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建筑,有大量古典园林、博物馆、保护建筑和老旧单位,除了本地人外还充斥着大量的游客、历史单位和文学单位的工作者,谈论古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前段时间天陵那边的古墓挖掘工作怎么突然中断了?我听说墓主人很可能是传说中的晏代护国公陈子毅,如果真的是,那可真是大发现。”



“唉这个就别问了……”



“怎么了?”



“别问别问,不好说得很。”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老者摆了摆手,转移话题一般,又扭头看向了旁边,“我倒是听说,平州发现了一幅古画,疑似传说中的《苍山图》?听说发现时这幅画所在的那户人家,很可能是窦大家的后代?”



“确实。”



一名戴眼镜的老者点头。



“难道就是《明德大典》中记载的那副‘千古第一名画’?”旁边一人忍不住问道。



“疑似是。”



“《明德大典》的记载靠谱吗?”



三花娘娘现代旅游记(下)[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