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_第七百四十二章 群臣震惊,太孙杀人的套路也太深了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二章 群臣震惊,太孙杀人的套路也太深了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时此刻,朱寿心里激动坏了。



四叔啊四叔!



你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小侄给抢走了,如今再抢走一个郑赐,你也不会怪罪于小侄吧?



咱们叔侄关系如此的好,你不会因此事气得震怒,说啥也要起兵靖难于小侄吧?



不会吧不会吧?



心里刚升起这个念头,一旁的朱元璋微微皱眉,下意识地问:“寿儿!”



“你是说,叫郑赐顶替赵茂才的官缺?”



“不过……”



“郑赐是何人也,竟可叫你如此举荐?”



朱寿顿时一愣,忍不住满脸懵逼地道:“老头子,不是吧?”



“您老自个手底下的官吏,您不知道是谁?”



“该说不说,您老这个皇帝,当得有点过于甩手掌柜了啊!”



闻言,朱元璋丝毫不觉得羞愧,振振有词地道:“你这娃子少放屁!”



“天下官吏多如牛毛,咱都多大岁数了,上哪记一个小官?”



“当谁都是你这孽障,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赶紧说,郑赐此人,何以顶其官缺当通政司参知?”



对于便宜爷爷的疑惑,朱寿也不卖关子,断然说道:“这还不简单?”



“照孙儿来看,郑赐这个人,如今虽说是正八品的监察御史……”



“可不出二十年,乃是刑部尚书的好料子!”



“既是如此,为何不可叫他顶正六品的通政司参知之官缺?”



说完,心里止不住涌起一个念头。



郑赐、郑赐!



永乐一朝十大名臣也!



此人,乃是建宁府瓯宁县人,洪武十八年中进士,授予监察御史之职!



洪武二十八年,湖广布政司参议出缺,郑赐钦巡湖广,令湖广等地百姓安居乐业,推动苗、僚之归服!



洪武三十年,郑赐改任北平参议,燕王朱棣多为倚重,举荐为燕王府长史,洪武皇帝不准,命其回京出任工部尚书!



后,燕王朱棣建元永乐,改封为刑部尚书!



永乐三年,任礼部尚书!



永乐六年,郑赐因病去世,永乐皇帝朱棣给予厚葬,直到洪熙元年,朱高炽追赠郑赐为太子少保,谥号文安!



终其一生,虽无如夏原吉之大功,却也从不贪墨、亦不结党营私,力保刑部之安定,足以称之为功大于过!



正因如此,于史书之上,功评永乐十大功臣!



如今,郑赐尚在监察御史位,本少爷凭何不扶他一把,顶上正六品的官缺?



等本少爷梳理清楚通政司之政,再把他外放到湖广,以命苗、僚之归服……



岂不美哉?



而此时此刻,朱元璋听完之后,眉头更是紧皱不已,缓缓说道:“这郑赐,如今不过区区八品小官,竟是刑部尚书的料子?”



“不、不对!”



“咱的刑部尚书杨靖,才三十出头,怎么着也得有个二十年活头……”



“郑赐何以取代杨靖为刑部尚书?”



闻言,朱寿顿时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道:“倘若不出意外,杨靖是可以再干一二十年的刑部尚书!”



“可问题在于……”



“您老动不动就杀人,天知道再过几年,您老就把杨靖脑瓜子给砍了啊!”



“既是如此,孙儿不得给您老找个刑部尚书之备选啊?”



朱元璋脸色顿时一黑,气恼地道:“放屁!”



“咱是那等胡乱弑杀的人吗?”



“杨靖乃是咱的重臣,咱没事杀他干甚?”



第七百四十二章 群臣震惊,太孙杀人的套路也太深了吧?[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