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_第三百一十二章 圣人学说,劝农书之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 圣人学说,劝农书之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寿却摇了摇头,淡淡地道:“错了,错了,句句皆错了!”



话音刚落,瞬间愣住了!



错了?



尤其是黄观,忍不住拱手问道:“义父,此劝农书,何错之有?”



朱寿冷哼一声,鄙夷地道:“此劝农书,可陈列于皇宫当作祥瑞,也可赐給藩臣之国以耀天朝上威,唯独不可下发于百姓!”



“华而不实!”



一旁的夏原吉忙问:“义父的意思是……”



朱寿微微抬眸,笑问道:“原吉,为父问你,此书辞藻之堆砌,甚至是生僻之字,连秀才都看不懂吧?”



“百姓少有识字者,倘若你是种地之农人,设身处地,可看的明白?”



话音刚落,黄观两人面色大震!



是啊!



连读书人看了都费劲,大字不识的农人,岂可看得懂?



可很快,夏原吉震撼之余,也忍不住开口说道:“可是义父,朝廷颁发劝农书,布政使以及当地父母官,可用心阐明此书的啊!”



朱寿听完之后,嗤之以鼻地道:“原吉,你又错了呐!”



“朝廷有命,若无上谕,一地父母官不可出城二十里!”



“再说了,天底下的官吏,有几个爱民如子之人?”



“阐明劝农书之职,最后还不是落到胥吏的头上?”



“可胥吏也不曾饱读诗书……”



“叫一个半吊子去讲书,那不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吗?”



黄观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道:“义父,报纸是啥玩意?”



朱寿面不改色的摆了摆手,道:“哎呀,那你就不用管了!”



“总之,你们口中所谓的劝农书,不过是无用鸡肋罢了!”



“著下此书之人,不知如何农作,却敢教授地里刨食多年的农人,如何去种地,岂不是贻笑大方?”



“此书广传天下,百姓会笑话此人、笑话朝廷,说当官的狗屁不懂,大损朝廷之威!”



说到这,他话锋忽然一转,笑道:“可若是知行合一,就不一样了!”



夏原吉好奇的问:“义父,如何知行合一?”



朱寿眼中射出一抹犀利的芒,振声说道:“同理之心!”



“你们往后当了官,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晓得百姓如何种地,是为知!去弊病而施仁政,方为行!”



“不然,你们怎么知道自己施的仁政,适不适用于当地之百姓?”



“百姓活于世,为的不是你们读书人眼中的天下大治,只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为了给妻儿添置一件新衣罢了!”



一声声,如天雷一般,在黄观两人脑中炸响!



难道,是我等错了?



是程朱理学错了?



见两人陷入了沉思,朱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说一千、道一万,光动嘴皮子,你们也懂不了啥叫知行合一!”



“走!”



“随为父找一佃户,言传身教何为此道!”



“老方,找一本往年颁下的劝农书,给本少爷带上!”



“是,少爷!”



说罢,他拉着两人迈步出府,一路来到了田上。



刚来到地里,远远见一老农,朱寿立马招手说道:“老人家,老人家!”



听着这一声叫嚷,对方好奇的跑了过来,见他身穿锦衣,便赶紧恭谨地道:“这位贵人,敢问叫小老儿何事?”



朱寿掏出劝农书,笑眯眯的递了上去,说道:“老人家,此乃朝廷颁发的劝农书,您老……”



可话还没说完,老农立马接了过来,满脸激动地道:“呀!”



“多谢贵人!”



“贵人,您咋知道小老儿家中无开腚之纸,特地送来了呐?”



说罢,便是纳头一拜。



看到这一幕,黄观、夏原吉瞬间惊呆了!



卧槽!



堂堂劝农书,用来开哪门子的腚啊?!



第三百一十二章 圣人学说,劝农书之害[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