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_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兖州势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兖州势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谓小宗入大宗,就是指让建康崇圣侯一脉的人,入主曲阜,成为曲阜孔家的大宗。



这的的确确是沈毅的意见。



当时沈毅跟皇帝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要给孔家一些惩罚,不至于让孔家反复横跳,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但是这件事,其实是有一些不太好的影响的。



因为……它违逆了宗法制。



如果皇帝同意了这个方案,并且点了头,那么朝廷上下的官员不仅会反对,还会多想。



多想什么呢?



他们会联想到皇后娘娘无子,联想到惠妃娘娘所出的皇长子李望。



假如将来有一天,皇后娘娘诞下皇子,而皇帝执意立长子李望,这也是小宗入大宗。



是违逆几千年宗法制的。



赵昌平很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以从崇圣侯府子孙之中,选一个孔家六十五代子弟,过继给孔尚贞…”



“孔尚贞不必封衍圣公,将来这个孩子长成,承继家业之后,再授衍圣公。”



皇帝轻轻的看了一眼赵昌平,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宗法制,在这些儒家门生眼里,牢不可破。



哪怕是赵昌平这种明显偏向沈毅的,也不同意沈毅的这个方案。



皇帝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之后,点头道:“赵相说的也有道理,朕会酌情考虑。”



他看着赵昌平,开口道:“北边的淮安军,正在攻打兖州府,这个时候,前线的钱粮补给不能断,户部派个侍郎或者郎中过去,主理前线军队钱粮罢。”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开口道:“朕那市舶司的银钱,这两年可以临时拨给户部使用,赵相拿着这些钱,让人多采买一些粮食,以为军用。”



皇帝陛下缓缓说道:“现在淮安军势头正好,不能让沈毅打着打着,没了吃用。”



这几年时间,市舶司替洪德皇帝,着实赚了不少银钱。



几年时间下来,宫中的内帑,已经十分充裕,皇帝拿着这些钱,也的的确确办了不少事情。



本来,这种已经吃下肚的油水,任谁都是不太愿意吐出来的,但是现在,一切以北伐要紧,皇帝陛下也不得不慷慨解囊,往外吐一点金币出来。



听到皇帝这番话,赵相公心中欢喜,低头拱手道:“陛下圣德,微臣遵命!”



皇帝陛下微微一笑:“朕不出钱,便不圣德了,是不是?”



赵相公尴尬一笑,没有说话。



皇帝打了个呵欠,开口道:“高明,替朕送一送赵相。”



赵昌平拱手告退。



等到高太监送着赵昌平离开之后,皇帝慢悠悠的走到了沈恒旁边,笑着问道:“方才朕与赵相说的话,都记下来了么?”



沈恒连忙起身,低头恭谨道:“回陛下,微臣都记下来了。”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问道:“知道为什么你家兄长想让孔家易宗,你这个师伯却不太愿意么?”



沈恒想了想,然后微微摇头。



“微臣不明白。”



“因为你家那个兄长。”



皇帝呵呵一笑。



“全然不像是个读书人。”



………………



兖州府。



建康的风,还没有吹到兖州。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兖州势危[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