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_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风云骤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风云骤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宰相严礼,也跪在了地上,低头应命。



但是应命之后,他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抬头看了一眼皇帝。



这个在位三十四年的皇帝,虽然现在看起来面色似乎如常,但是不管是神态已经有些呆了。



整个人的表情,也不再像从前那么灵动。



严礼在心里叹了口气。



当初那个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大齐天子,终究是老了。



虽然他的年纪,并没有这几个宰相大,但是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精气神,都已经大量流失。



若非如此,他不可能在这个关口,做出这种有些荒唐的决定。



要知道,皇三子赵隶,已经监国了一段时间了。



这段时间里,朝堂里的许多大臣,尤其是议事堂这两位朱里真宰相,都频频登门岐王府。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这帮人说不定连新朝的蛋糕,都在私底下分配完了。



而另一边的卫王府,则是无人问津。



在这个时候,身体已经病成了这个样子的皇帝,想要一句话更易储君…



似乎太过儿戏了。



严礼再一次抬头看了看皇帝,他想说些什么…



不过话到嘴边,他在心里叹了口气,还是没有说出口。



有四个字,横亘在他与皇帝之间。



胡汉之别。



永平皇帝用他做宰相,只是看重了他的能力而已,到现在,虽然议事堂大部分事情,都是他这个汉相在做,但是他却不是议事堂主事的人。



甚至,一些要紧的决议,皇帝也会刻意避过他。



当然了,他这个汉人的身份,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的,因为他与朱里真人不亲,因此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去岐王府上纳头便拜,也没有逢迎新君的意思。



因为严老头并不准备继续干下去了,永平帝一去,新朝来临,他就准备辞官归养了。



受了皇帝的诏命,一行人就要下去起草诏书,临离开修德殿的时候,严相深深地看了一眼已经在闭目养神的皇帝,心中感慨万千。



他心里明白,已经数月没有处理政事的皇帝…



已经很难再控制燕都了。



三个宰相离开了修德殿之后,便回了议事堂,佟俭与马诚,自顾自的围在一起,商量他们自己的事情,等到他们商量的差不多了,才一起走到严礼面前,拱手问道:“储君之事,严相怎么看?”



严礼微微低着头,神色平静:“朝廷之意,便是严某之意。”



这位汉相很是聪明,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说皇帝,而是用了朝廷这两个字,也就是说…



谁争赢了,他便听谁的。



这样可以避祸,避杀身之祸。



两位朱里真宰相与他共事多年,也知道他的性格,听到这个回答之后,便纷纷点头。



宰相佟俭正要说话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大太监刘乙的声音,刘乙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三位相爷,皇上吩咐了,要三位尽快把诏书拟好用印,由咱家再带去修德殿用印,昭告朝野。”



宰相马诚,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默默走出议事堂,来到了刘乙面前,脸上堆着笑容,拱手行礼道:“刘公公,这传位诏书,乃是国之大事,需要字斟句酌,写完草稿之后,还要仔细审定,没有个两三天时间,不好写出来。”



“公公现在催着要,我等三人也拿不出来啊。”



大太监刘乙看了看马诚,拱手道:“马相还是快一些罢,哪怕是草稿也是可以的,皇上刚才说了,今天傍晚之前诏书送不到修德宫,就让翰林院去拟诏了。”



拟定诏书,一般都是翰林学士负责。



在大陈,翰林学士会由宰相兼任,比如说大陈宰相谢旻,便兼任了翰林学士,不过北齐不太一样,只剩下了三个宰相,都没有兼翰林学士的职位



平日里拟圣旨,虽然的确是由翰林院负责,但是传位诏书这种东西太过重要,因此一般是几位宰相亲自来拟定。



马诚连连点头,应了下来。



刘乙看了这位宰相一眼,行礼之后,转身离开。



马诚回到了议事堂之后,拉着佟俭走到一边,声音有些沙哑:“佟相,往日这个时候,岐王殿下早就到议事堂观政了,怎么今日还没有来?”



佟相低眉道:“现在还没有来,那么大概就是被人拦住了。”



听到这句话,马诚眼神微变,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什么变化。



“佟相,那……”



佟俭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口道:“得想办法,与岐王殿下见一面。”



马诚找了把椅子,坐在了佟俭对面,低声道:“恐怕,皇上不会让我们再见岐王了。”



三相里年纪最大的佟俭,四下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皇上,未必能管得了…”



听到他这句话,一直面如平湖的马诚,耸然动容。



不过他只是脸色微变,随即低声道:“是,佟相说得对。”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风云骤变[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