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_第六百零三章 时局之争,何必诸葛兄弟纷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三章 时局之争,何必诸葛兄弟纷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s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日的光景,邪马台国最核心的土地上,多出了几个庙宇。



与其说是庙宇,倒不如说是佛家寺庙,这是吕布在彻底打败狗奴国后,带领龙骁营的甲士,连同征募这边的被打服了倭人建立起来的。



寺庙被建立在一个偌大的公园当中。



松竹绿柏之中的寺庙金碧辉煌,庙宇前,几只巨大的宝鼎铜炉,里面青烟缭绕,漂浮着淡淡幽香。



拾阶而上,进入庙门,转过影壁,便是一处地宫。



地宫内则供奉着所有,征讨邪马台国时,逝去的龙骁营甲士的牌位,共计七十一人!



此刻,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正带着一干倭人跪在这些灵位前,焚香祷告,像是在引导着她的国民,向这些灵位忏悔!



吕布与一干龙骁营的兄弟则站在一旁…目睹着一批又一批的倭人在此祭拜。



这是吕布提出的条件…



归还卑弥呼邪马台国女王,但,邪马台国需建“神社”,每月初一,十五,必主持大规模的祭祀,以告慰这些龙骁营勇士的在天之灵。



风雨无阻,延绵后世。



原本…卑弥呼是不答应的,这已经不是狗奴国的问题了,这相当于整个邪马台国对大魏彻彻底底的臣服。



甚至,这件事继续推演,放眼百年之后,他们邪马台国的文化也有可能被汉文化给同化。



但…



卑弥呼发现,她的反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为…自打这位吕影将军与千人的龙骁营甲士赶来,这里…能发号施令的人,就只剩下一个。



从那一刻起,她卑弥呼或许就只能做一个名义上的女王。



“吕影将军,这下你满意了吧!”



祭拜过后,卑弥呼行至吕布的面前,吕布的眼眸冷凝,他看向这位邪马台国女王的眼神,永远是上位者对下位者时的样子。



永远是高高在上。



就好像汉人,从血脉的压制上,本就高倭人一大筹,这是血脉的觉醒!



恰恰,这单,让卑弥呼很不舒服,但…



“女王,我这是为你好!”吕布张口道:“一个区区狗奴国都能颠覆你的政权?若是没有一个让所有倭人畏惧的地方,那未来,就会有第二个狗奴国,第三个狗奴国,女王也不希望自己的帝国几经异手吧?”



“你…”卑弥呼想据理力争…



可她发现,根本没有据理力争的机会。



真理的后盾永远是拳头,如今…这位吕影将军的拳头更硬,哪怕她作为女王,也不敢多说些什么。



“我与我的女儿会暂时留在这边,助你重新建立起邪马台国的秩序。”



吕布的这话更像是威胁…



就像是威胁卑弥呼,这里…依旧不是你说了算。



“我知道了,但陆盟主可是提到过,这里依旧交由我管理。”卑弥呼的语气,像是乞讨似的卑微…



“这个自然。”吕布浅笑一声,他回想起,在来到邪马台国之前,收到过陆羽的一封信笺,那就是政权可以放,但兵权不能放。



也就是说,邪马台国之后的兵权,必须掌握在他吕布,或者是吕玲绮的手里。



当然,这些话不用说在明面上。



毕竟这些倭人,在他看来太弱了…根本不用留下太多人,但凭他吕布一人,就足以威慑群小!



两千人斩的石碑正高铸于城楼之前!



这石碑,让所有倭人,闻之胆寒!



“哈哈…”吕布继续道:“白马侯答应你的都做到了,接下来,也该让我们看到你邪马台国女王的诚意。”



“你说的是战船?”卑弥呼像是看出了吕布要说的话。



“正是!”



“这需要一些时间。”卑弥呼牙齿咬住嘴唇。



“我只给你五天的时间,龙骁营水军该回去了,平定这么个小地方,花费的时间太久,岂不是让人笑话!”



“五天哪里够?”卑弥呼语气很坚决。



哪曾想,吕布回给她的是冷然的目光。“本将军不是在跟你商量!”



“女王是聪明人,五天之后,本将军若看不到五十艘船舰,后果你承受不起。”



呼…



卑弥呼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口水。



她感觉…邪马台国…就…就像是已经成为了大魏的附庸,不…不是附庸,而是…而是她成为了陆羽的傀儡。



这件事儿发生的很突然!



让她错不及防。



她…她赴大汉去请救兵…错…错了么?



当然,卑弥呼不会知道她是对是错,但邪马台国与大汉的历史,从这一刻彻底改变。



永恒的改变!



倭人,永远要矮汉人一头!



反倒是甘宁…



来邪马台国,她与一干海贼兄弟就像是来度假的。



不过,度假要结束了…



五日之后,扬帆起航,是时候凯旋而归了!







荆州,江陵城,城郊外的一处空旷的所在。



本是暗夜如磐,可漫天的“孔明灯”徐徐飞起…宛若夜空中的萤火虫一般,照亮了这片夜空。



这是…



诸葛亮望着天空中的孔明灯,陷入了一段唯美的回忆。



黄月英则将他拉到这边。



“夫君你可还记得,当初你为我制作的这‘孔明灯’?”



“那时,我惹夫人生气,为讨夫人欢喜,于是就制作了此‘灯’,冉冉生起,宛若漫天繁星,博夫人一笑,夫人为他取名‘孔明灯’。”



诸葛亮回忆起了当初…他与黄月英拜师水镜先生时的情景。



黄月英精通于百工、奇巧。



诸葛亮又何曾不精通呢?



在百工、奇巧上,诸葛亮也是大师。



“夫人为何让我看这个,这‘孔明灯’,我此前便与夫人商讨过,可以作为行军时夜间的讯号,闻讯而动,可除此之外…”



“夫君可是忘了均弟制成的,那会飞的球体?”黄月英连忙提醒道。



这话脱口…



诸葛亮何其聪明,稍稍的一提醒,他登时就想到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那球体与这孔明灯…”



“没错!”黄月英解释道:“原理都是相同的,只不过,那会飞的球体更大一些,需要能够支撑起带人飞行的球囊,除此之外,还有火罐子,这个不难设计…唯独…”



“唯独什么?”



“球体!”黄月英张口道:“我很难想象出来,什么样的皮革可以这般严实…又这么大,简单点说,若是用动物的皮革很难找到这么大的,但若是缝在一起,又很难做到密不透风,不知道均弟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呼…



听到这儿的时候,诸葛亮的一双眼眸已经瞪大,他不可思议望着夫人黄月英。



这么短的时间…



只是在新野城下,近距离的观察过一次,就能够…能够说出那会飞球体的原理。



虽然还有部分没有解决的地方,但总归,希望是有的。



第六百零三章 时局之争,何必诸葛兄弟纷争?[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