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母亲(第1页)首页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母亲是所有家庭的中心,有了母亲的存在,这个家就是一个完整的家。母亲也应该是孩子的庇护港湾,林夕羡慕所有可以对自己母亲撒娇的孩子,羡慕可以靠在母亲身边说悄悄话的孩子。母亲生下林夕两个多月后就回到了部队。再次和父母团圆已经是二十一年后了。缺失的这二十一年是漫长的,注定了林夕无法像常人一样的人生。

母亲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平淡和顺遂的一生,因为外公的社会地位使得母亲从不为小家子的吃穿用度操心,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做为老革命的外公跟随第一任市高官进了京,并在各个区县都曾主持过工作。母亲进京时已经该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家里又有了第二个孩子的到来,母亲去了北京当时唯一一所住宿的小学,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那个年代住宿学校的孩子每天只有学习,没有现在这么多可以玩的工具和游戏。母亲回忆说每当放假回家就可能见到一个弟弟或妹妹,假期就是帮助外婆看孩子的假期,所以从小学一路住宿到高中,又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被推荐去了军医大学。就这样母亲学习的道路没有遇到阻碍,只是因为常年离家造成性格独立,跟弟弟妹妹的关系就显得没那么亲近。母亲在大学期间结识了父亲,那时的父亲也是喜欢逃离家庭的一员,也许都是一样的独立性格的人才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大学毕业分配时,母亲去了甘肃的医院,父亲去了喀喇昆仑山的边防部队。父母再次重聚的时候弟弟已经出生了,为了弟弟不在保姆家受苦,他们把弟弟接到身边,在一所东北军医大学一呆就是18年。

这所部队大院面积很大,从家属楼走到大门需要三十分钟,家属楼后面还有一大片空地,后来部队给每个家庭分配两块耕地,可以种自己喜欢吃的菜。豆角,茄子,西红柿,土豆和萝卜是林夕家经常种的。从翻地,播种,到摘果实,姐弟两个从小就明白,豆角是爬在架子上的,萝卜和土豆是从地里翻出来的,从充满乐趣的田间劳动中增长了很多知识。但最让姐弟两个感兴趣的还是去母亲的实验室,那里有一排排大瓶子,里面装着很多寄生虫的标本,绦虫,蛲虫还有肺吸虫等等,看着它们姐弟两个既好奇又感到恐慌。

为了更真实的看到寄生虫的生存环境,父母带着姐弟两个来到部队大院三公里以外的小河沟。在小河沟里有许多蝲蛄,和现在受大家追捧的小龙虾很像。至今林夕从不吃小龙虾一口,虽然身边的人都说不是一样的,但林夕亲眼见到了蝲蛄的生存环境,这些蝲蛄的身体就是肺吸虫囊蚴的宿主,当时的东北流行肺吸虫病,母亲也是因此改成研究微生物寄生虫的。

一秒记住域名 http://www.xsbiquge.la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